第491章 连遭丧变(1 / 2)

腊月十五,雒阳城笼罩在一片寒冬的积雪之中。

地上的雪已经有半尺厚了,空中还在不断地下。

眼圈稍稍有些黑、脚步虚浮的刘协,看着德阳殿外的飞雪,神色复杂。

之所以眼圈黑身体虚,自然因为这些年他必须一碗水端平、雨露均沾对每个诸侯送来的妃子宫人都不敢怠慢,这样高强度两年下来,能不虚么。不过好在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回报,后宫还是有人怀孕的。

这个过程中,刘协的操作也是谨小慎微。其实原本他是有机会如今就有子女的——他从20个月之前开始宠幸各路诸侯送来的妃子,如果效率高一点的话,理论上最大能有一个半岁多的孩子。

可惜的是,他要一碗水端平,也要先照顾近在眼前的将领的感受,所以他偷偷召见太医、学来了算日子的办法,跟其他妃子先幸而避危,确保董承送来的那个娘家侄女儿先怀上,这样也防止近在咫尺的董承变生肘腋。

也因为董承的侄女儿肚子不是很争气,耽误了将近一年。然后刘协才敢不算日子敞开了跟其他妃子临幸,陆陆续续让袁术的女儿袁贵人和曹操的女儿曹贵人都怀上了。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玩平衡玩得那么小心,也是不容易了。

从初秋开始,因为大将军朱儁彻底瘫痪的原因,刘协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不过不安持续了三个月后,刘协也有些麻痹了。

毕竟他这辈子什么悲催事没见过?被董卓,被李傕挟持的时候,比现在苦多少呢。

对于一件长期的、不可改变的坏事儿,刘协早就学会了与坏消息并存,不去多想它,苦中作乐。

在这种苦中作乐的麻痹中,最近一两个月,一些新鲜的好消息,反而让刘协有些开心,也冲淡了隐忧。

皇叔刘备公忠体国,一门心思真心变法革除弊政。在刘备军改革税赋调度均输制度、并借此以低成本打赢河套之战后,皇叔非常卖力地鼓吹他的改革,上表的言语也情真意切。

皇叔的表中还推心置腹地跟他说:桓灵时候,凉州之乱之所以拖累了整个天下、导致民变四起,就是因为那时候对偏远地区的税赋调度不够弹性灵活,导致边远地区的人民承担了过重的负担。

刘协今年十七岁了,以他的条件,虽然没能亲政做多少事情,但读书肯定是不少的,大臣也会排着班教他读书,所以好歹他还分得清。

刘协仔细推敲过,确信皇叔说的都是真的,他真心想帮大汉朝,扭转自桓灵以来百姓民变不断的根本原因之一。(只能是之一,不是全部,因为百姓造反的主因还是土地兼并)

皇叔消停之后,骠骑将军袁绍也言辞恳切,上表建议他实施“九品官人之法”,情真意切地想革除“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用人弊政。

这一切,让刘协一度有了“大家都是在为大汉朝着想”的欣慰,一时都忘了去想自己是不是最后享受到这一切的那个人。

大汉朝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啊!大家都想把这个天下治理到更稳定的状态。

“要是当初这些臣子完全为朝廷做事的时候,也有那么用心就好了。唉,可惜了,只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时,他们励精图治才那么用心。不过,也算是为了大汉朝了,徐徐图之吧。”

赏雪的刘协,心中刚刚闪过这个念头,忽然有中常侍苗祀表情肃穆地快步走过来,向他禀报大事:

“陛下……大将军醒了,听说已经召了车骑将军前去,似乎是有些话说。陛下要不要也去探望一下?”

刘协心中一喜:“大将军能说话了?不是几个月前就只能声嘶气喘、支吾不清了么?他怎么反而先召的国舅议事,朕理当去探病的,快备辇。”

苗祀立刻准备龙辇、仪仗,一群宦官和侍卫簇拥着刘协往宫外的大将军府而去。

……

大将军府内,朱儁今天忽然能哆嗦着发出一些含混但可以让人分辨的词语,所以他就找来了董承交代些事情。

董承毕竟也是年近四旬之人了,见识阅历当然比刘协丰富得多,他知道这种情况叫做“回光返照”,颇为担忧。

“大将军,其实你该好好歇息的……唉,罢了,都到这一步了,晚辈也不说那些虚言了。大将军但凡觉得有什么指点的,承自当谨记。”董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请教了。

朱儁表情倒是很平静,看对方放弃了虚文礼节,他也反而更加看开了:“这样就好,你我都省点虚的。人孰无死,我六十有七。如此高寿,又位极人臣而得善终,还有什么不足?

外镇诸将的情况,说实话,我病后也一年多没问了,不知刘备、曹操、二袁近况如何,所以实在给不了你建议。我能说的就一点:千万要尊重陛下、和睦段煨,绝对不要落人口实。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把握,那就少做事,不做不错,把柄就少。外镇将领送给陛下的宫人,更不能随便处置,大长秋苗祀那边,一向公允,内宫之人谁都别得罪就好。我言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