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作为海兰线起点,是大西北、华北、鲁南、华东北部地区重要出海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自然战略地位极高。在印象当中,王栋记得,此地好像是被日军海军陆战队少量人马攻占的。
首先进入海州的,是牛满纵队,与*换防之后,马上进行了巡查,了解防御设施等。为了加强该地区防御设施建设,王栋总司令特意掉后勤部几名工程专家,上百名富有经验的建筑施工人员,在当地雇请了数万民众,夜以继日的开始了大规模建设。
按照总司令建议和工程人员提供的建设计划,外海建设以连岛为中心,重点构建防空、控海工程。在岛上山区周围建立永固地下防御工事;核心工事之上,是中短程助防炮火工事,隐蔽在半山坡天然和人工洞穴中;再往山上有山顶防空机枪、高炮工事和远程海防炮工事组成。整个东西岛工事建成之后,将成为海州的重要屏障,海上的重要枢纽控鈅。外围防线从海边开始,共修筑三道。多以中短距离炮台、轻重机枪等碉堡类建筑群为主。群堡之间,有明暗两道连接通道互相沟通,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互为依角。
陆上防线,南起香河,北至红河,东接海岸线,形成一道环形防御体系。同时在各处制高点,原有防御工事基础上进行加固,改建,尤其是加大了防御纵深。
第二道防御工事,是以环线防御圈之内的各处山、岭、高地为依托,重点建设重型武器工事为主。工事火力既有可以攻击海上目标的远程重炮,又有防空为主的高射炮和支援周围防区的平射炮,山炮。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批中的大部分捆绑式火箭弹,将安置在这些重要工事内,并派出专门*作人员和守卫人员,进行管理。
中心防区,也是司令部所在地,在老城区南段的山区西北麓。将在老城基础上,沿着山势,进行扩建。预计新修的城墙比古城墙要低,但是更加适用于火力部署,更加有利于防炮火袭击和空中打击。
石臼所地区的建设,与海州大同小异。重点是加大纵深,在沿海有利位置,部署了大量面向外海和内陆的重武器工事,唯一缺憾就是缺少海上支撑。
作为两个前出基地的后卫,临沂地区的建设也在进行。在鲁南战役之前,少年军经营蒙沂城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的是重武器工事的建设。
整个鲁东南地区,以临沂城为依托,石臼所和海州港为前出基地,形成了一个锐利的三角,共同形成了一组可进可退,互为依托的牢固防区。
但是计划实施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大规模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武器装备作为支撑,还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作为基础。为此王栋总司令很是费了不少脑筋。
好在两个海港城市有着大量的建筑材料积存,如水泥钢材等码头上的存货,足够一个月建设所用,暂时解决了施工压力。然后,在加西亚等人的努力下,动员了省城等地的多家水泥制造厂商,提供优惠政策,改建扩建原来的老式建材企业,并进行生产和扩建,预计一个月后,多数中小型厂家就能开始生产。
但是王栋甚至,留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并不多,估计到五月底,华东战事结束之后,鬼子就会腾出手来,对自己所控制的区域展开大规模进攻,所以建设必须要加快。经过与加西亚等人协商,只好大规模求助外援。
正在忙于建设,经过一段时间恢复之后,第五师团鬼子,因为不甘心兵败临沂城下,所以于三月下旬,重新向临沂发起进攻,再次遭到重创后退。
三月中旬,第十师团沿津浦路南下,进攻邹县、枣庄。尤其是枣庄保卫战打得尤其惨烈。当外线阵地先后沦陷的情况下,122师川军王铭章部,少量部队困守城内,与敌人开始了血战。战斗正在危急时刻,敌人后路遭到了少年军一部猛烈进攻,损失上千人之后,只好后撤邹县,与师团部会合。
三月下旬,第五师团主力(两次进攻临沂损失了将近两万人),在得到酒井旅团支援后再次对临沂展开强攻。
为了聚歼部分日军,减轻后续战事压力,王栋主动联系战区指挥部之后,逐次放弃外围防线,调集部分部队到外县隐蔽待命,城内只留下临沂保安一团、二团,第一师魏明亮旅,游击二纵队华梓延部两个团,有华梓延、魏明亮统一指挥,牵制敌人,自己率领特纵撤退至城西北;同时调集游击一纵队王大义两团,埋伏于东面凤凰岭一线;张自忠部主力进至城南沂水西侧;以外出藤县歼敌的特纵一部,设伏于城西北,担负警戒第十师团援军的任务。
经过一昼夜血战,第五师团残部和酒井旅团遭到重创,一昼夜进攻,损失了近两千人。最后,在数架飞机,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酒井旅团终于打开了南城门守军主动向城内和城墙两翼撤退,鬼子在装甲部队突击引领下,刚通过废墟,进抵南门内侧,连续的剧烈爆炸传来,数量装甲车,两辆坦克,以及后面尾随的上百名鬼子兵被炸,死亡殆尽。
主力汇聚到南城外面的日军,还没从爆炸中回过神来,一阵猛烈的炮火,从身后东南,西南两侧传来。不足十分钟,酒井旅团一线进攻部队就损失了数百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