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章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2 / 2)

按赵无极的计划,这种培训班每年春节前都要搞一期,今年算第一期。培训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各3个小时的课程,要求做笔记,最后还要考试,培训期间,由乡上统一安排伙食,不增加村社干部任何经济负担。

这项工作,亦算是“学习型干部”的内容之一。

第二件工作年前也要开展,但却是整个1987年度的工作重点,那就是对凤山乡各大合作社的完善、巩固与扩张。

完善,是指完善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要把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要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行政权力对合作社的干预。现在,有赵无极在上面镇场子,行政官员或行政权力对合作社还没出现干预或干涉事件,但谁也不能保证,当合作社发展壮大之后,政府的一些部门或人员不会对合作社“眼红”。

在完善方面,赵无极根据合作社的要求,加进了一条“合作社积累”一条,即合作社由全体社员表决,可在经营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添置大中型机器设备,譬如木雕社,就需要相当多的机器设备,甚至到了一定时候,还可以实现木雕生产的机械化。

巩固,就是巩固现有成果,包括产品质量体系、销售渠道、客商关系,被实践证明了的合理的规章。

扩张,就是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其具体的指标一是入社农户要增加,二是产品产量的增加。在入社农户的增加上,一定要本着自愿入社的原则,绝不强求。譬如五棵松村,有的农户确实不愿意加入木雕社,这些农户还可以从事其他生产,或加入“生猪野养合作社”,当然,也可自己野养单干。不过,因为合作社有固定的客商,其销售价格更高,某农户因为不愿意承担入社的义务,自然也不能享受到加入合作社的利益。即便“生猪野养合作社”的出栏肥猪不够数量,而找散户购买,其价格也是随行就市。

也许有人会说,我悄悄地找散户买猪,然后以高价售出,从而可让自己多赚钱。这种情况,不被允许。事实上,每家每户养了几头猪,大家都一清二楚。

合作社最终能否健康发展,长久坚持下去,重在秉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合作社的产品,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譬如重犯野养野放的条件,都有硬性规定,绝对不允许用“圈养”来冒充野养。

为什么野养的猪肉更好吃,价格更高?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猪在野外活动,其肉质更筋道,更美味,而猪因为活动量过大,其生长也很慢。但“圈养”则不同,猪吃了睡,睡了吃,长膘很快,基肉质自然就要差很多。

即便到后世,农产品这种质量与数量的矛盾也没有解决好。追求了数量,自然会降低质量;而注重了质量,数量却要受到限制。

县委考察组考察了凤山乡的四个乡镇企业后,并没有及时与凤山乡方面交换意见,凤山乡的四名陪同干部,也没回来给乡领导们“汇报”。而是在第二日一早,就开始深入到各村,考察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

最近,木雕社与竹编社,正是“大干快上”的时候,因为年前的这两个月,基本上属于“农闲”,正是在家编织、刨木头挣钱的时间。山珍合作社,也在赵无极给的技术资料的指导下,开始在森林里寻找那些倒朽的树木,准备培植菌种,只等开春,就可以“生产”山珍了。

“赵乡长,你说县委这次搞得如此神秘,是为了什么?”考察组来的第二日下午,乡党委书记李苹再也坐不住了,走进赵无极的办公室里说道。

“我估计,凤山乡发展经济的举措,以及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县委的领导们并不统一。”县委考察组在考察了企业之后,又去考察合作社,让赵无极联想到很多事情。

这个时代,是各类观念与思想剧烈碰撞的时代,在上层领导里就至少有三派,即旧派、改派与新派。旧派,主张回到过去;新派,主张向西方靠拢;改派,在某种意义上也叫中间派,他们不同于旧派对于旧有秩序的肯定,而认为华夏的出路在于改;他们也不同于新派对华夏经济政治的全盘否定,而认为华夏应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特色。

显然,县委领导里,也有着这样那样观点与观念的对峙和交锋,而且,因为上面政策的模糊,他们是谁也说不服谁,于是,便想到凤山寻找根据。

如果用赵无极的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好的时代,是各种创新层出不穷,最终会改变华夏的经济面貌;说坏的时代,是各种幼稚的约束还未彻底松动,让赵无极这样的“先知”时常处于巨大的疼痛之中。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