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升官(1 / 1)

王穆死死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他忽然有种杀死自己儿子的冲动,想也不想,一脚踹了过去,怒吼道:“家里少了万两白银,你这个该死的畜生,自己想死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拉着家里给你陪葬。我,我现在恨不得杀死你这个畜生。”

王穆四处寻找可以杀人的武器,王子木面色苍白,没想到,自己的最得意的事情,会演变成眼下的局面,巧取豪夺居然被李璟知道了,而且还派人直接找到家里来了,将王穆训斥了一顿,顿时宛若晴天霹雳一样,他被王穆一脚踹在肚子上,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已经忘记了眼前的一切,连疼痛都忘记了,只知道现在自己要倒霉了。

“父亲,二弟虽然犯了错误,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之事为好啊。”王子川心中虽然很乐意看见自己的弟弟倒霉,但这个时候也知道,此事关系到王家的兴衰,还是有些担心的。

“还能怎么样,只能按照朝廷律法来办,巧取豪夺,你真是该死。”王穆看着自己的儿子,玉面俊秀,此刻却是好像是一个傻子一样,坐在地上不知道如何是好,哪里还有刚才翩翩公子的模样,顿时很是失望的摆了摆手,说道:“押起来,送到燕京府去,去找张择端,他若是一个聪明人,当知道该怎么做,我,我先去见陛下。”

王穆面色阴沉如水,若是非要如此,他绝对不会去见张择端的,这个人虽然当官了,可是身上还是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和自己相比,这股气质让他十分不喜。虽然他自己也是读书人。

王穆并不知道的是,他心中所念想的张择端这个时候并不在燕京的府衙之中,而是被召进了皇宫。李璟在御书房接见了他。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不错。”李璟看着眼前的画卷也是啧啧称奇,若是没有这清明上河图,也许张择端仅仅只是一个张择端,是一个很普通的读书人,但正是因为有这个清明上河图让张择端变的不一样了,也让李璟认识了张择端。

“臣当时不过是一个读书人,终年生活在汴京,费了好长时间才画了眼前这幅画。”张择端面色微红,一般人的夸赞他自然是无所谓,但面对李璟的夸赞,就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宁愿李璟认为他政事方面有特长,而不是靠画画才入了天子之眼。

“说你不错,那就是不错。”李璟让他把画收了起来,说道:“以前你在汴京,现在燕京,你认为燕京和汴京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勋贵多,权力大,燕京府很难管理这些人。”张择端苦笑道:“当初汴京也有是有许多王侯将相,但这些朝廷勋贵们固然爵位很高,但手中大多没有权力,汴京府虽然管起来很麻烦,但也不是特别困难,许多汴京府尹丝毫不将这些人放在眼中,但在燕京不一样,我大唐的勋贵多是将门,或者是朝中大臣,故而管理起来很麻烦,也幸亏有陛下当朝,坐镇天下,朝廷的勋贵们不敢动弹,所以燕京府的官员虽然有些辛苦,但还是能勉强保住京畿太平的。”

京师多权贵,自古京师的官员都不好过,因为这些权贵品级都在一个知府之上,想管理都很难管理,张择端的品级也是如此,品级在他之上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能维持京师的稳定已经很不错的了。

“不错。”李璟点点头,张择端能够平衡燕京时局,政治手腕还是很不错的,当下笑道:“若是前面再加上麒麟阁大学士呢?”

麒麟阁大学士是政事堂宰相的称呼,李璟册封张择端为麒麟阁大学士,就意味着张择端即将进入政事堂,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因为政事堂从李甫以来,都是保持单数的,是五人出现,他仔细想想,自己进入政事堂的机会很小,而且近日朝野传言,下一个进入政事堂的是人虞允文。没想到这个馅饼居然砸到自己头上来来了。

难道虞允文要提前进入政事堂了?这才多大?张择端心中一阵吃味,仔细想像,自己这些年也还不错,读书人、知县、知府一路上就这样走过来了,现在能做到麒麟阁大学士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陛下,臣何德何能得陛下信任。”张择端拜倒在地,有些激动的说道。

“地方到朝廷,知县、知府加上你读书不错,足以做一个宰相了。”李璟将张择端搀扶起来,说道:“最重要的是忠心,忠心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固然有些能耐,但忠心不够,就算再有能耐的人,没有忠心,这样的人也是不能用的。”

张择端脑海之中一道闪电一闪而过,他已经不是当初纯洁的读书人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已经察觉出李璟言语中的含义,朝局有变化,而且是政事堂的人有变化,这不同于普通的官员升迁,而是涉及到宰相这个镜界,足以改变许多东西。

“臣明白了。”张择端这个时候,心中的一点兴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朝堂上的变化,就意味着政治斗争的开始,自己升上去,就说明有人要降下来,这个人是谁,张择端并不知道,或许任何人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对方犯了什么错误才会如此。

“礼部的虞祺病了,恐怕短时间内也好不起来了,礼部还缺少一个人,你先做礼部尚书吧!”李璟笑道:“然后等虞允文回来之后,让他做燕京知府,你们两人好生交接一下。”

“臣遵旨。”张择端知道,虞允文下一步恐怕就是入政事堂了,只是时间未定,而自己将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政事堂,倒是有些权力,面对赵鼎等人丝毫不差。也只有这种掌握一部的宰相才有话语权,赵鼎掌握吏部,张孝纯掌握御史台,耶律大石管着兵部,曹璟掌握户部,王穆监管工部,自己掌管礼部,权力还在王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