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七夕的巧饼(1 / 2)

七夕的早上,建州城就热闹起来了。

这一天也称“乞巧节”、“女儿节”,但在建州就叫七月七。

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在后世也叫华人的情人节。

“七月七,吃巧饼。”是建州的风俗,这巧饼真正说起来不是饼,比较像是后世的糖油糍粑。

主要的原料就是糯米,红豆馅,红糖和饴糖,就像是做麻圆一样也是用油炸的。

这一天的早上,鸡一叫,每户人家就会把昨日就泡好的糯米拿去磨成米浆。

然后用一个白布口袋把米浆装起来,用绳子扎紧口袋。接着把米浆包放在木板上,把木板放在木盆上,再用大石头压住米浆包。

压制三个时辰之后,米浆包里的水分就被挤压出来,剩下的部分就是平常南方人做汤圆的糯米团了。

然后把红糖和饴糖放入铁锅用柴火加热使其完全融化,留一半,然后等凉了以后把一半加入糯米团里面搅拌均匀。

大铁锅里加入菜籽油,油温要烧高点,然后将包了红豆馅的糯米团子放进油锅里炸。

只要一会儿金黄的糍粑就炸好了,炸好的团子捞起,一个个放到铁网上摆好。

又舀起一勺含有糖浆的热油,淋到刚炸好的团子面上,热糖浆在空气中瞬间凝固成脆脆的焦糖,裹在糍粑外层。

如此,外焦里糯的糖油糍粑才算做好了。

轻轻咬一口,糖丝儿可以拉老长。

内里软糯而富有弹性,混合着外面那层非常焦脆的糖衣,还有恰如其分的甜味,以及红豆馅的清香味,让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

真的比早上吃的油炸麻圆要好吃多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也那么喜欢七夕节的原因。

因为一年只有一次可以在家里吃到这东西,而且随便吃。自己家吃了,还可以去亲戚家吃,去邻居家吃。

这一天,即使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和亲人一起合伙做一些“巧饼”出来。

哪怕舍不得油和糖,也会改成油煎的方式,为的就是给自己家闺女找到一份甜甜蜜蜜的好姻缘。

叶清也起得很早,虽然住在客栈里,但为了入乡随俗,叶清也打算自己做一些“巧饼”,但她对油糖太重的糖油糍粑不是太感兴趣。

倒是后世建州有一道特色点心——空心芝麻球,她还是比较喜欢的。

以前在早上的时候,来一杯豆浆,再吃两个空心芝麻球,就是一顿早餐了。

做这个也很简单,用开水泡开冰糖,待糖水温热时缓缓加入糯米粉,边加边搅拌,揉成软的面团,然后盖上白纱布醒半个时辰。

醒发好糯米团分成若小份揉圆,滚上一层芝麻,裹好用手轻轻按压下。

碳炉子加上小铁锅,把油加热到七成,不需要高热,当手放在油面上能感觉到热就可以,锅小麻团多需分次炸。

当芝麻球外皮稍微定型的时候,就用铲子轻轻翻动,当稍微鼓起的时候用铲子不停的把麻球接扁,不是按破。

过一会,芝麻球再次变圆起来,开始翻动,鼓起来以后的芝麻球再次按扁,芝麻球再次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