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沟深堑之间狭长的地势,决定了战斗不能广阔铺开,所以哪怕眼下已经有了大量奴众涌入到了阵线中,也很难发挥出十足的人数优势,将淮南军团团围拢绞杀其中。所以此时的战斗,都是限于眼下这地形分段进行。
除了与淮南军热斗正酣的奴兵之外,余者则在争抢时间架设浮桥以为通道,给后路人马铺平前进的道路。
这样的战场环境,对于淮南军而言还是极为有利的。虽然此前淮南军屡有胜绩,但是真正的硬战磨练实在不多。加之淮南立镇未久,兵众组成也是极为复杂,既包括有江州士家军户,也有吴中人家子弟,还不乏淮地、涂中等招抚的游食难民。
虽然淮南军以械用精良而著称,且用事以来少有败绩。论起单兵素质,未必就逊于这些奴兵精锐。但是大凡战争,乃至于小到三五十人的斗殴,个人武勇成分都会被削弱,尤其在两军对战且已经开始进行全无章法、阵仗的贴身肉搏,在余者各种都无明显优势的时候,决定胜负的往往便是气势。
正与淮南军交战的这一部奴军,乃是后赵石虎的嫡系旧人,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军备械用,都可以说是几十万奴军中优中择优,尤其战斗经验之丰富,远非成军不足一年的淮南军可比。
他们只是受困于眼下这种地形的限制,许多军阵配合都难施展开,也只能如新军散卒一般拥堵在一处,尽可能去杀伤所面对的敌人,所以本身便放弃了极大的优势。
但即便是如此,局面对于淮南军仍然非常不利。眼前奴兵之凶恶悍勇,乃是他们从军以来仅见。往往一刀砍出,明明眼见对方已经重伤倒地,可是一旦他们有所忽略,那重伤奴兵便会蓦地暴起伤人。其顽固凶狠,让对阵者都感到心惊,一刻也不敢懈怠,甚至就连死尸陈于面前都让人不能感到心安。
奴兵这种亡命的打法,很快便让淮南军吃了大亏,尤其侧翼又有奴军铺开,引弓攒射,于是战线中的淮南军便更加不能拉开战线,只能尽可能的收缩攒聚,减少与敌军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伤亡,获得一丝喘息之机。
此前受困于地形,加之被淮南军强弓频射,压制得奴军行进困难,心中积恨良多。所以当眼下终于有了贴身力战的机会,奴兵们也是张扬暴虐到了极点。有的奴兵甚至嫌弃甲衣束身且妨碍行动,索性直接卸甲赤膊鏖战,从而争抢更多斩获。在他们看来,晋人都是软弱可欺,早先所恃种种如今俱都不再,更是不足为惧,只是引颈待杀而已!
但淮南军也并非弱得不堪一击,能够在战场上敌我优势有了如此差异变化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不溃败,本身已经具备了强军的基础。只是奴军那种打法太惨烈,让他们一时间有些接受无能,加之敌众我寡,这才落在了下风上。
所以当一部分奴军狂妄卸甲之后,奴军伤亡便陡然大增,这令得兵长们也都为之惊悸,严令兵众不得轻敌卸甲。再有此类行迹,虽战无功,这才遏止住局面转为更劣,让被围困的淮南军不能突围出来。
狭长的战线上,郭诵等人仿佛冲入河谷内的洪流,恣意向前冲撞。郭诵其人,本就是北地悍将,在与奴军对战时,屡有以弱胜强。若非乏于兵众和后援,功业名位绝不止于此!
及后为驸马举用以来,多以方面镇守,更是少了冲阵厮杀的爽快,但他技艺却并未落下,如今正当盛年,体力虽然较之巅峰略有回落,但是战斗经验却累积丰富。今次亲自入阵厮杀,这些寻常卒众又怎么会是他的对手,手中刀枪翻飞,锋芒之下几无一合之敌,当者无不披靡,如狂风一般向前扫掠!
其人壮武敢战,兜鍪重甲之下魁梧强健,步行一丈,脚边已经积血盈尺,尸骨堆叠!即便所当有一二漏网,自有身畔袍泽刀枪鏖战,毙敌于途!
“刀来!”
一刀削飞面前奴兵首级,郭诵手中刀刃已是钝涩不堪,难足破甲,反手一抖,掼入身畔一名持枪刺来的奴兵胸膛,继而便回身一捞,便有一柄锋锐的环首刀又落入他手中,继续向前劈砍杀敌。再次连斩数名前方阻拦的敌人,总算杀透一处敌阵。而在围困于此的淮南军士卒们看到满身挂血的郭诵等人冲杀入阵,也都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