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国立于道历二十四年,是一代雄主姞燕秋所立之国,立国之初,即为东域霸主。巅峰时期,横跨东南。</p>
覆灭于道历二八一三年。末代旸帝倒行逆施,坏尽民心,最后以逼看世家祖传秘典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得天下皆反。又强征海疆军队回都护驾,意图放弃人族海防而保全社稷,被海疆守军拒绝……由此失去所有。</p>
曾经称雄一时的大旸帝国,遏制了景太祖天子之雄图的伟大国家,最终退场,享国两千七百八十九年。</p>
曾经多少风流人物,都随风流去。</p>
无非黑夜白天往复,把历史作为书页翻过。</p>
“旸落西山,日出九国。”</p>
最后是偏居一隅的齐国异军突起,终结了旧旸的荣耀。</p>
在道历两千年代的尾声里,颜生是天下大儒,文名显昭。</p>
曾任旸国太子太傅。</p>
是末代太子的东宫教师。</p>
可惜那位太子没有大业可以继承,这太子太傅,也没能变成太傅。</p>
在末代旸帝受围而死、太阳宫被击碎,太子也自刎于东宫后,颜生便离开旸国,登上书山,从此潜心学问,皓首穷经。</p>
这自然是一位强者。</p>
敢找诸葛义先对话,还要去问罗刹明月净,便在衍道绝巅之林,也足称“有力”。</p>
顾蚩细细地咂摸了一阵,又问:“他以什么理由替高政出头?”</p>
幽幽的声音回道:“高政当初去暮鼓书院问道,连论十场,来者不拒。场边有一个听论的儒生,道途受阻多年,即将寿尽,被一言点醒。回去之后,大笔挥毫,一蹴而就,写成千古文章,无憾离世——那个儒生,就是颜生的弟子。”</p>
顾蚩笑了一声:“真够绕的!”</p>
在找罗刹明月净之前,颜生要先跟楚国星巫诸葛义先说一声,这就足够说明,南域是谁的声音最大。</p>
颜生是代表书山给越国撑场也好,又或真的是他自己“气不过”也好,他都必须要给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出来。</p>
不然真当大楚六师是吃素的?</p>
“这个儒生真的存在,这篇文章也真的有。”游荡在长街两侧的声音回道:“但是不是真的跟高政有关,就说不清楚了。现在他们都死了。”</p>
“儒生就喜欢玩这一套。”顾蚩‘呵呵’地笑着:“诸葛先生怎么说?”</p>
幽幽的声音道:“对高政的死表示惊愕、惋惜、痛心。对越国表示同情,对三分香气楼表示唾弃。让颜生务必擒拿罗刹明月净,最好是押到郢城来——楚国缉凶久矣!”</p>
“那就随他吧。”顾蚩摆摆手:“此事不必再关注。”</p>
此事也很难再关注……</p>
谁还能天天跟着颜生和罗刹明月净的踪影啊?</p>
顾蚩自己都办不到。</p>
大概他也知道自己这话有些没意思,便又转道:“景国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吗?”</p>
幽幽的声音道:“没有。只知道楼约近期去过中央天牢。更具体的消息打探不到。”</p>
顾蚩的胡须修得很好看,他分开食指和拇指,在唇上的两边胡须轻轻抹过:“景国的事情先放一放,上次已经惊了人,现在拿消息不容易——阎胖子最近在做什么?”</p>
长街两边的房屋里,都空空荡荡,但又窸窸窣窣,十分诡异。</p>
听得酆都尹的新问题,前一个声音消失了,后一个声音阴恻恻地响起来:“他大概也在问这个问题。”</p>
上生典狱官阎问,是个高高胖胖的家伙。镇狱司和酆都也是许多年的老对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