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太和西征案(二)
从许昌到洛阳,需要绕过嵩山和阳城山,这些都是伏牛山的余脉。曾华一行从山脚走过,发现里面山高林密,鸟鸣兽吼,不绝于耳。而现在正是秋猎时节,时不时的可以看到或骑着马或步行的附近百姓,结伴往山中走去。
看到护送曾华的队伍,于是便远远地站在一边,下马肃立,不敢造次。而这些百姓身上带有刀弓,也成了侍卫军士们重点注视的对象。在上千双虎目的注视下,这些百姓想不肃立都不可能。
还有许多百姓已经从山中满载而归,鞍前马后的放着不少的野物。曾闻看着那些猎物,闻着空气中飘过来的淡淡血腥味,不由地兴奋起来。
“父亲大人,我们不如在山下扎营,或者去延寿城中,休息几日也好。”曾闻转过来对曾华恳求道,而旁边的车苗虽然没有帮腔,但也是一脸的期待。
曾华知道曾闻和车苗都是狂热的狩猎爱好者,他们俩的“零花钱”都花在去养猎犬去了,一有假期都是直奔长安附近的上林苑,甚至是背着家长跑到秦岭大山去,可没少挨训。现在看到如此大好机会,自然手脚都痒痒了。
“洛阳还有要事处理,完了我们还要迅速赶往长安。”曾华板着脸说道。看到两人满脸的失望,转即笑道:“你们想留下来狩猎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们愿意辞去侍从武官之职,我就批准你们留在这里。”
曾闻和车苗原本欣喜的神情转瞬而逝,脸上露出更大的失望。曾华的这个建议还不如不说。
侍从武官这个职位,多少军官想来而不得,要不是两人身份特殊,曾华亲自批准,怎么会轮到曾闻和车苗这两位呢?要是为了打猎而辞去这个职位,曾闻不说,车苗很有可能会被自己的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
曾闻在闷闷不乐中走了一段路,最后看着远处的嵩山埋怨曾华道:“父亲大人,为什么要行《山林时狩律》,这山林水泽中的野物怎么会打得完呢?何必多此一举呢?”
曾华知道曾闻埋怨的是自己主导的一系列新律法。自从去年兖州大水之后,曾华已经意识到黄河泛滥的危险性。做为一个穿越者,曾华当然知道防止河水泛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但是曾华也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大谈什么环境保护有点过于前卫了,还不如另外想办法。于是曾华在巡视关东途中,频频写信给车胤、荀羡、江逌、笮朴等新旧两派领军人物,在记述自己巡视关东的感受中大谈什么天地人合一。说自己在游历中原壮丽山河时,无不为锦绣美景所陶醉,时不时地感觉到“万物与我为一”和“天地间万物皆众生”。
最后曾华提出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天时,量地利。”并要求以此为基础,确定律法,保护山林水泽,顺应天时地利,曾华在书信后面还附上了许多律法的建议条款。
要不是这些人都知道曾华是新派的幕后领导,众人还以为曾华突然转投了保守派,毕竟这些都是保守派最重要的思想,因为大部分都是玄学出身的保守派当然会以黄老庄学为主。
不过曾华能表现出积极向保守派靠拢的思想进步,保守派们怎么不欢呼雀跃呢?于是纷纷响应,完善曾华提出的律法设想,并在中书行省摇旗呐喊,为该律法的通过大造声势。
而新派们虽然不明白曾华打“环境保护”牌到底为的是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曾华绝对不会就此投靠了保守派,他们宁愿相信这是曾华为了拉拢保守派的一种权衡手段,只是让给保守派一些空头上的好处,因为实权还在新派的手里握着。
到了太和元年,中书行省迅速出台了《山林水泽时禁法》,主体思想是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细则是如春天二月,禁止烧草作肥料;各地的山林水泽封山,不准采伐刚萌芽的植物或猎取幼兽;不准毒鱼和随意狩猎鸟兽;直至秋天七月份才解除禁令。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规定照顾到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如突然死亡的人需用棺木可以不受上述时限的约定;百姓们需要柴木可以在指定的区域砍伐,而且树木的大小和伐取的部位都有规定云云。
接着又对《授田法》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大部分山林水泽不再私授给各人了,完全由官府管理,不得肆意伐木狩猎;而分授给私人的山林必须按照时节和规定伐木,原则就是伐一木种一木;并鼓励百姓们种树,并规定凡私人种的树木成材后可以分期伐取,售卖换取钱财。
在《授田法》修改中,北府鼓励中原百姓们向草原迁徙,鼓励从事畜牧;并开始以异地授田的方式来控制人口聚集密度,从而控制某一地的“开发程度”,达到“山林水泽不毁”的目的。
种种举措,为了就是降低人口密度,保护环境,不过都是挂在“顺天时,量地利”的旗号下。曾华也知道,环境保护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太大环境压力,只追求开垦耕种的时代。但是曾华却希望建立一种思想,一种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思想,所以保守派就被好好地利用了一把,
由于是曾华牵头组织的,所以这些律法和修改案也很快在门下行省通过了审阅,曾华在巡视途中签了字,很快就正式颂行。
在曾闻、车苗两人的依依不舍中,曾华一行很快就赶到了洛阳,这里已经被六千府兵接防,三千原洛阳守军只剩下了两千,尽数成了北府军的俘虏。
看到曾华,沈赤黔就伏地大哭,哭自己的父亲居然如此命不好。曾华好好地安抚了一番沈赤黔,并到沈劲的墓前隆重祭拜了一番。
随后,曾华不等桓温的回信,先传令将两千原洛阳守军全部押送回荆襄,包括一些闹事的将领军士,这些都是桓温派出来的人,曾华不愿意插手去处理。
接着曾华第三次上表朝廷,要求江左朝廷迁回故都洛阳,不过曾华知道,这次上表估计和前两次一样,石沉大海。曾华接着又上表,表述了沈劲的功勋,请表其为冠军将军,司州刺史。
接下来的日子里,曾华一边等江左和桓温的回信,一边安抚拉拢洛阳的百姓和士族。并要求长安拨下大批款项来大修洛阳,还以身作则,捐出一笔巨款,用于洛阳的修复。
八月份,路近的桓温从赭圻城回信,通报了对事件的最后处理,那两千押解回去的荆襄军中闹事的将领军官,一律斩首,其余发配到交州去戌边去了。桓温也坦白告诉曾华,洛阳城他不想守了,让曾华自己看着办吧,这些话都和曾华想的差不多。不过书信另外的部分就是极度机密了,桓温和曾华就江左朝廷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地讨论,而曾华的回信也让桓温更放心了一些。
快九月,江左朝廷的旨意终于也来了。先是同意曾华的上表,对沈劲进行了一番表彰,然后召忠良之后沈赤黔去建业,准备大用。
在诏书最后部分,朝廷含含糊糊地说道,如今天下安定不久,百姓凋零,朝廷为了不劳民伤财,决定暂时僻居建业,故都洛阳就请大将军曾华好生看管。
江左朝廷如此好说话,曾华也要好好表态一番。
曾华拍着胸脯对使者慷慨激昂地保证,晋室的祖宗陵墓就交给他了,不但有重兵护卫,还有专人打理,逢年过节一定会有人给司马家的祖宗们烧纸钱上供果的。而且江左朝廷的祭祖使者北府一律包吃包住,绝无二话。
忙完这些,曾华离开洛阳,急忙向长安进发。
曾华急匆匆地赶回长安,是因为那里有一件大事一直久拖不决。
兴宁三年,雍州大学国史科的教授们写出了一篇文章-《羯胡考源》,并在曾华的授意下发表在《民报》、《学报》等报刊上,引起极大的轰动。
雍州大学的教授考据,羯胡是大宛以西的康居人1,但羯胡又和曾经被康居人所征服的药杀水(锡尔河)以南的农耕居民-粟特人(格底亚那人)不一样。羯胡是由居住在大泽(咸海)以东,药杀水以北以游牧为生的正宗康居人(羌渠)分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