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基建成果(2 / 2)

因为这两个区域里流民的数量也是最高的。

除了已经完工的一期职工楼外,二期、三期、四期都是同步在进行着的。

不出意外的话。

再过四个月,就会有接近四千五百户的流民搬入其中。”

“四千五百户我记得职工人均家庭系数是28对吧?也就是一个人要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28口人。”

林立嘴中计算着数字,同时又对着桌上的进度规划查找起来

“按照长远规划,四个月后我们预计的总人口差不多是1343万人。

四千五百乘28是一万两千多,连同一期的职工在内差不多是一点七万。

17比1343,这个差距还是不小的。

还是得加把劲,不能松懈。

建筑能多完工一间,便有多一户工人能够拥有一个家,这是大善呐”

说着林立又想到了什么,看向施泽鸿问道

“对了,施主任,城内的路呢?”

不知道是否还有同学记得。

当初于连在初入赤县城的时候,曾经在城中最大的a大街进行过探查。

当然了。

在后来与魏府的接触中,众人们得知了这条街道的本名

鱼露街。

鱼露街是赤县城的城市主干道,宽度大约在二十米左右。

长度五六百米,横穿整片城区中心。

而除了鱼露街外。

整个赤县城便再没有一条宽度能超过十米的街道。

这种道路规划在很早以前,自然是能够很轻松的承载各类人流量。

顶多就是一些节假日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拥挤——但话说回来,以大莫界如今的大环境来讲,一年能不能过上一次节都不好说呢。

不过如今随着大量流民的入城,赤县城人口骤然暴增到了原来的接近六倍。

加上自行车之类的载具逐渐开始普及,原来的道路便开始不太适合使用了。

几万工人的上下高峰期走个小道

诸位可以回想一下高中那会儿放学时的情景,差不多比那还严峻个五六倍。

因此升级城中基础道路,可谓刻不容缓。

面对林立的询问,施泽鸿显然早有准备。

他先是从身边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折叠成风湿膏大小的文件。

将其摊开铺平,其赫然是一份赤县城的总布局图。

从其东西面较为突出的形状来看,这还是一份扩建后的布局图。

随后施泽鸿的手指沿着图表上的一条粗线,自南向北滑动道

“林队,这条粗线就是我们升级后的城池主干道。

这条主干道长24公里,宽60米。

连接城南城北的主要地段。

目前它是双车道模式,今后最多可以拓宽升级成六车道。

同时它还有多条分支,连接东西两侧。

宽度都在二十到三十米之间。

这条道路由于不需要考虑太高强度的压力,因此从施工到落成只花了六个多月,目前已经正式可以投入使用了。

根据我们的计算。

这条道路可以极限负载到八十万人的总人口数——当然了,支路就做不到的了。

可能等人口总数达到三十万左右的时候,支路就要进行拓宽升级。”

林子明点点头,随后看着施工图上的道路,继续问道

“那么道路周围的商铺和居民呢?

他们是怎么安置的?”

中暑码字,各位来点月票吧,马上新一段情节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