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初,你还我粮食来!(1 / 2)

汉末是一个以五谷为主食的时代。<r />

<r />

所谓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r />

<r />

当然,对此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林朝的老师郑玄曾为《周礼》注释,在里面写上了他认为的五谷——麻、黍、稷、麦、豆。<r />

<r />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分歧,林朝猜测可是跟古人的见识有关。<r />

<r />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而华夏大地又地大物博,&sp;&sp;物产丰盛,不同的地域适合播种不同的谷物粮食,所以五谷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和侧重,从而导致了差异化。<r />

<r />

这当然是林朝的个人看法,不过眼下的徐州,&sp;&sp;还是以黍、菽、粟、和小麦作为主食。<r />

<r />

前三者其实同属一科,&sp;&sp;在后世皆被看作为小米的不同种类。诸如粟米,在后世就是小米,多用作熬粥和做稀饭,已不再当做主食。<r />

<r />

但眼下显然没有这种条件,所以这些产量不高的粗粮,也是能果腹的好东西。<r />

<r />

要说水稻这玩意,其实也是极好的粮食,且对土壤要求不高。<r />

<r />

但唯独有一点,水稻对气温和湿度都有颇为严格的要求,时常灌溉不说,若遇到气温骤降,那可真就颗粒无收了。<r />

<r />

娇贵的玩意,自然不适合天灾频发的乱世。再者徐州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和水源,也不足以支撑水稻的茁壮成长。<r />

<r />

所以眼下徐州的主食里面,&sp;&sp;还是以小麦和三种小米为主。<r />

<r />

眼下正是五月仲夏,&sp;&sp;已经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农忙正式到来。而等收割完小麦后,&sp;&sp;便会播种这三种小米,&sp;&sp;秋天时候再收一季。<r />

<r />

收完等一场好雨,&sp;&sp;再把麦种播种下去,静待来年盛夏继续收获。<r />

<r />

周而复始,循环不息。<r />

<r />

农耕文明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因为不必时刻面对种族灭绝的危机,所以人体内的野性就逐渐被收敛了起来。<r />

<r />

后千年有圣人出,以礼法匡正人心,教导人们仁义道德,农耕文明也就升级成了礼乐文明。<r />

<r />

人性中狂野残暴的部分被束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林朝说不清楚。<r />

<r />

但林朝深信,知识、礼仪、道德之类的精神传承,才是文明的基石,也是一個文明能存续的根本。<r />

<r />

野性得到限制后,军队战斗力比之游牧民族自然下降了不少,但充足的精神文明建设,却能使得人的精神层面得到升华,最后上升到国家军队层面。<r />

<r />

这就是为什么汉初时,太祖刘邦面对强盛的匈奴,一直以和亲来笼络这个外敌。<r />

<r />

而一旦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sp;&sp;恰巧又来一波天降猛男,武帝刘彻配合文景之治给他留下的家底,&sp;&sp;直接就将匈奴人干得亡族灭种!<r />

<r />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精神传承的文明在被灭之后,从未有过能被重建的先例。<r />

<r />

唯有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战火,数度沦丧于异族之手,却总能复兴昌盛,依旧屹立在世界之巅!<r />

<r />

坐着牛车赶回郯县的路上,林长史望着官道两旁开始收割小麦的农忙景象,如是感慨道。<r />

<r />

可很快,他就无法继续感慨了。<r />

<r />

因为,要干活了!<r />

<r />

往常林朝外出公干回来,刘备都会亲自出城迎接,最起码也要走到城门口。<r />

<r />

所以林朝一回来,往往未见刘备其人,便听到一阵爽朗的大笑声,继而就看到一个缩小版的人猿泰山向自己跑过来,最后非常热情的握住自己双手。<r />

<r />

子初不必多言,先跟某去吃席!<r />

<r />

可今日,城门口却静悄悄的,刘备非但自己没来,甚至都没派个人迎接自己。<r />

<r />

林朝扭过头,好奇问道:“君明,玄德公不是说有大事相商吗?”<r />

<r />

典韦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r />

<r />

“也罢,咱们直接进城吧。”<r />

<r />

林朝不是什么矫情之人,不一定非要等人迎接自己。只是受惯了这种待遇,一时间有些不习惯而已。<r />

<r />

正等众人刚要入城之时,荀彧从城内走了出来。<r />

<r />

林朝笑了,下了牛车就赶紧挥手道:“文若!”<r />

<r />

虽说娶了荀彧、荀谌的堂妹,但林朝也不好意思张口闭口就荀彧喊兄长,再者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合适这么做,所以几人一直表字相称。<r />

<r />

今日的荀彧看上去有些匆忙,因为他的衣角竟有些脏污,身上那股熟悉的香薰味也不在了。<r />

<r />

要知道像荀彧这么注重仪态的人,若非情况紧急,是不可能会出现这种疏忽的。<r />

<r />

荀彧拱手笑道,脸上显现一丝疲惫:“子初,主公命某前来迎你,走吧。”<r />

<r />

“去哪?”<r />

<r />

“下地劳作。”<r />

<r />

荀彧很干脆地回答道。<r />

<r />

林朝:“……”<r />

<r />

去年屯田之初,林朝就挑选了郯县周边的荒田作为试验田,由官府组织人手,帮助流民在此安家耕种。等他们熬过一季粮食后,便不会再去做流民,而成为刘太尉治下的良家子。<r />

<r />

这个办法很好,尤其是林朝采用的是对半分的田租法,更是免除了百姓的后顾之忧。<r />

<r />

你的收成是一石,那州府只取走半石,你的收成是一百石,州府便取走五十石。就算遇到灾年,也绝不会出现全部粮食加一块都不够交税的情况,这很公平。<r />

<r />

初行之后,此法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刘备于今年年初下令,扩大屯田范围。<r />

<r />

自接收徐州以来,刘备也算是顺风顺水。<r />

<r />

地盘逐渐扩大,兵力逐渐增长。<r />

<r />

至于人才方面,有人才收割机林长史在,自然也是不愁的……<r />

<r />

唯一让刘备不自在的,就是手中的粮食年年都只是勉强够吃,而剩不了多少。<r />

<r />

去年讨董如此,今年发兵冀州如此,若是夏收过后曹袁有异动,恐怕还要再打一场。到时候还是剩不下粮食,明年还会捉襟见肘。谷惟<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