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水攻(2 / 2)

你和公达不愧是叔侄,一开口不是水攻,就是火攻,简直不给敌人留半分活路。

倒也不是荀彧的计策没有新意,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条件,想要全歼敌军,火攻是最便捷的方式。而想要攻克一座坚城,水攻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常言道水火无情,便是此理。

尤其是眼下,敌人不可能出城跟你决战,你在昌邑城中也无内应,除了死磕攻城之外,便只剩下了这个方法。

荀彧之所以没第一时间提出来,是因为大水一出,必然连昌邑城中的百姓也一起遭殃,这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更不符合刘备一贯的作风。

果然,听完荀彧的计策后,刘备第一时间问道“若是引水灌城,城中百姓何以依存?”

荀彧想了想,再次拱手道“主公,昌邑地势略高,即便引水灌城,也不可能顷刻间破城,还是得继续攻城,因此满城百姓并不会随水而流。但些许损伤……也是在所难免。”

这番话表达的很清楚,引水灌城也不能第一时间击垮城中防守力量,毕竟昌邑城很大,想要一次性用水淹掉是不可能的。

但随着泗水滚滚而入,整座城池也难免终日泡在水中。且这个时代的饮水来源都是地下水,等泗水灌城后,必然会井水倒灌,取水困难。

再者,整日泡在水中,人难免会生病,粮食难免发霉,生活多有不便,届时城中士气低落,便是破城最好的时机。

只是整个过程中,百姓难免会损失惨重。

听完荀彧的计策,刘备思索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见此,荀彧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笑容。

倒是一旁的沮授,好似根本没看到刘备的脸色一样,径直走出来拱手道“主公,荀长史之计甚妙,在下附议!”

众人顿时为之侧目,心中不禁在想沮授今日为何这般没有眼力?

唯有荀氏兄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沮授当然不是没有眼力的人,所以他必然还有下文,只是不知他准备如何劝说刘备。

刘备叹息道“公与,某以为凭麾下将士之勇,必能破城除贼,倒是不需要这些损伤百姓的手段。”

“主公仁德,在下佩服!”

沮授先说了句场面话,然后继续说道“但是在下以为,引水灌城之计,却是在拯救昌邑满城百姓,乃至于整个兖州南部百姓。”

闻言,刘备和众人顿时露出了惊奇之色。

这个论调……倒是闻所未闻。

沮授见众人不解,便微微一笑道“好让主公知晓,咱们军中粮草已然不多了。”

“这某自然知晓,毕竟本来咱们的粮草就不多。”

“不,主公误会了,在下想说的不在于此。”沮授摇头道,“从子初率军进抵邺城,便截断了贼军的粮道,算算时间,已有四十日之多。也就是说,贼军这四十多日以来,所食皆是军中存粮以及兖州本地府库运送中的粮草。如不出意料,最多再有十日,贼军也该断粮了。

主公试想,贼军断粮之后,却依旧要坚守城池,此等情境下,会做出何种举动?”

沮授这句话,简直如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把刘备听得眉头紧锁,默默无語。

倒是旁邊荀谌見一众武将不解,便开口解答道“昌邑城中一旦断粮,敌军若还想继续坚守,就只剩下了一条路——搜刮百姓!”

“不错,荀中正所言在理。”

沮授给荀谌递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表示对他助攻的感谢。

“公与的意思是说,张邈和袁遗会在粮尽时,派兵压榨城中百姓?”

刘备这句话虽然是疑问句,但语气中已然相信了这个即将会发生的事实。

“不,为了军中士气不至于低落,等不到粮尽时,他们便会搜刮百姓,甚至不只是昌邑城中,整个兖州南部的百姓,都不可能幸免於难。

所以越快拿下昌邑,擒杀袁绍,便能越快拯救兖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还请主公切勿迟疑,采纳荀长史良策!

至于城中被大水误伤之百姓,战后主公可使人抚恤,或减免赋税田租,皆可抚民以生。”

坦白来说,沮授这番话是有道理的。

真到了紧急之时,张邈和袁遗的确会这样做。但他们又不是傻子,也不至于压榨的太狠,让百姓一点活路都没有,万一这种时候激起民变,那可真就城池难保了。

但沮授所说的拯救百姓于水火,却也是实话。

因为跟徐州治下生活的民众相比,兖州的百姓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完全不为过。

眼见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有些动摇了,荀谌便站出来拱手道“荀长史之策,沮军师之言,皆为良言上策,在下附议,恳请主公纳之!”

身后,以赵云、林夕为首的一众武将也抱拳齐声道“末将附议!”

面对麾下众志成城的请求,刘备沉思片刻后,便不再犹豫,而是望着昌邑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道“好,便依文若之计行事!”

“谨遵主公钧命!”

众人齐齐拱手抱拳道。

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