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想了想,说道:
《断章》(外一首)《Fragment》(Outside a song)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When you watch the scenery from the bridge,)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The sightseer watches you froy.)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The bright moon adorns your window,)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While you adorn another’s dream.)
《远和近》(Far and Near)
你,(You,)
一会儿看我,(you look at me one moment)
一会儿看云。(and at clouds the next.)
我觉得,(I feel)
你看我时很远,(when you're looking at me, you're far away,)
你看云时很近。(but when you're looking at the clouds, how could we be nearer!)
这两首不同诗人创作于不同年代的哲理诗被李若凡巧妙的糅合在一起。距离产生美,距离孕育诗,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以人人能懂的语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两首诗放在一起浑然天成。
李若凡故意吟诵一句就顿一会把英文翻译出来,其实是做给史书云看的。
等说完最后一句,李若凡笑道:“这是写给《京报》的!”
新月社本来就是讲究格律,偏生这两首都是建行均齐,明显地体现了新格律体诗的特点。但和徐志摩的风格又是完全不同的。
新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这大致就是每个人心里现在的想法。
史书云疑问道:“这个外一首是算一首还是两首啊?”
邵飘萍笑道:“这个可得问行家了,反正我就知道,这是好诗,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我今天可是来对地方了!”
王小隐挠头道:“这个给了《京报》,我们怎么办啊?”
其实在1949之后真正可以传世的那几首新诗都是走的格律诗的路子,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诗本来就是可以传唱的,具有韵律美,音乐美。
徐志摩笑道:“外一首呢,就是诗人写完一篇后余意味尽,又有佳作,同时,更加完善诗人的内心表达,称之为外一首。从题目来看就像古人的《无题》,我觉得还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