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明派出数支轻骑小队先行探查,果然寻到了些蛛丝马迹。他们怕杨昭全遇险,当即连日行军,随痕迹的指向,将目的地定在了文梁城。
大营扎在了文梁城外不远的隐秘处,吴振明专门吩咐,行事要慎之又慎,不能打草惊蛇。
延昌虽从没跟着行军打过仗,但也明白吴振明的用意。
北方各城,为了抵御外敌,向来建得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就一千人的队伍,别说攻城,就是喊个阵也不够看。
他们的目的是把人搞出来,并不是占领文梁城,行动隐秘、迅速,才是这次任务的关键所在。
延昌自到了吴振明的队中,便一切听从指示,他没有实际上战场的经验,探路的本事也不够专业,因此只和普通士兵一般,随军行进。
但眼看着文梁城就在眼前,距离接回郎君的任务近在咫尺,他耐不住手痒,还是站在了营帐外,想让吴振明派自己个重要的活,好将功折罪。
几声通传过后,帐中人许了他进入,延昌紧张地额头沁汗,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进了营帐。
“你来干什么?”
延昌不敢看吴振明的脸,只能硬着头皮说了自己的诉求。
无休止的奔波劳碌,让吴振明本就线条分明的脸又瘦削了几分,他眉心深深的“川”字纹让他看起来老了好几岁,虽和延昌同辈,但却更添一份威仪。
延昌来前,他正听着线人报文梁城中消息,事态和他想象中的大差不差。
老相国虽将南方当做后盾,但并不意味着他在北方便毫无势力,不然他也很难在北疆军中给杨昭全下绊子。
这座文梁城中便有老相国的势力所在,因此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本来圣上暗中布置,将杨氏亲卫和多年的积累,都分散设在了北部重镇之中,但这点人手还远远不够,在接回杨昭全后,便要联合北疆各族,先在北边暗中清理异己,后南下肃清叛乱。
要知道,杨昭全在北疆征战,并非与北疆各族全部为敌。有敌便有友,有战即有和。
他本就身负白狄族血统,比寻常殷人多了一重外交优势,又常处北方,自有外域人脉关系,由他出面联合,皇帝便多了一份胜算,这也是为何,皇上对他既忌惮,又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