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试飞(1 / 2)

帝国重器 周硕 1543 字 2022-10-03

吴大观提到了麦道82,这反而让胡文海有些忐忑不安。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听吴大观话里话外的意思,可能国内是想用麦道82作为载机,以此来研发相控阵的大盘鸡。

按照历史进程,国内研发预警机是先从空警200开始的。1995年王小谟应该还在和以色列磨磨蹭蹭的谈预警机的引进合同,也就是圆环工程。

但是由于有了胡文海的存在,事情发生了不小的偏差。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半导体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因为当年在老山战役最后发动的收尾攻势,中国紧急投入了刚刚得到的F-14战斗机,并且采用轮流开机、并列前进的战术发挥AWG9那可怕的雷达扫描、预警能力,将越南空军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番,然后爽快的体验了美式密接支援的待遇,进而尝到了甜头。

有了这个战例,国内空军发展预警机的呼声一时无两,与以色列接触的时机也抓的比较好。曾经历史上对预警机长达五年的研究论证,以及各方面的质疑攻讦都被省略掉了。

一方面,国内军工系统比历史上更有钱、更有影响力,连续几个数十上百亿的项目做下来,既锻炼了队伍又充实了资本,比当年圆环工程那紧巴巴的预算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是由于国内半导体技术的迅猛成长,相控阵技术引进条件也就更加成熟。

再有就是麦道82国产化的过程比较顺利,大盘鸡的预警机也可以直接上成熟机型。

当然还有,王小谟提出的三面相控阵需要的大型雷达罩,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需要的大型热压罐——在历史上这或许是个问题,但如今刚刚压完了F-14翼盒的盛重集团摸着自己的麒麟臂笑而不语,还有什么大型设备是我攒不出来的?

技术、资本、时机、思想、人才、平台、机制、配套,这些都已经水到渠成。90年之前,中国与以色列瞒着美国就已经谈好了技术引进的协议。

原本历史上,美国人就是要等到俄罗斯的伊尔76被卫星发现,才意识到了中国和以色列的合作,进而被克林顿紧急喊停的。

不过这次国内比历史上要有底气的多、环境也要更好,所以合作的方式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圆环工程从一开始就立足于自力更生,从原本的参照费尔康整体研制,变成了引进单项技术,研发拥有自主能力的全国产预警机。

至此时间过去了足足五年,38所想来应该不会比熊猫这边出成果的速度要慢吧?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小谟评院士,无疑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了。

而如果相控阵技术解决之后,那么预警机的研发显然就要步入正轨。

麦道82那奇葩的三发设计,纯粹是为了应付美国奇葩的航空法案,因为两发机型飞国内航线需要缴纳额外的保险费用,所以才在后期紧急搞出了个三发型号。

如果能够拿到麦道82原始的两发设计,安全性和经济性等都会有不错的提升。

拿来改成大盘鸡,应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稍微了解过中国研发预警机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国内在搞平衡木项目的时候,曾经发生的那次撞山事故。

胡文海一方面为国内相控阵技术有了突破而欣喜,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次事故。既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再发生这次事故,也为那些曾经历史上付出过献血的烈士默哀。

王小谟今年的工作应该会非常忙,胡文海左右看了一圈,也没在现场看到他的人影。

仪式一切从简,呼呼的寒风在空旷的机场跑道席卷而过,催促着人们很快进入正题。

“总指挥,请下命令吧。”

一个小小的话筒被送到了屠基达的手上,他却像是在捧着一幅千钧重担。

“各位同志,从F-14入华以来,时间已经有将近十年了。”

“熊猫项目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彻底国产化一型国际最为先进的三代战斗机,领导亲自批示,熊猫项目不搞瓜菜代!这也就是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的期望,F-14是什么性能,我们的熊猫就一样要有什么性能。”

说到这里,屠基达甚至轻轻的叹了口气,然后挺直了腰杆子接着说道:“但我们就只满足于不搞瓜菜代吗?不,我们绝不满足于单纯的复制出F-14这款战斗机,因为我们要造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熊猫战斗机!”

“这一路来,我们解决了太多的困难,才终于让熊猫战斗机作为一个整体走下了生产线。当然,距离它真正能够保卫我们祖国的蓝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猫崽子今天就要学会走路了——就让我们,祝他一路顺风。”

“我宣布,熊猫战斗机试飞开始!”

是的,就在这个春节前的寒冷冬天里,马上熊猫的第一次试飞即将开始了。

远处的地下机库里电梯缓缓升起,一架展翅待飞的雄鹰正蹒跚着迈开步伐。

首先是它机身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然后是各个可动翼面逐一按照指示做出相应动作。随着地勤人员亮出他的大拇指,双座座舱开始徐徐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