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南北几件事(1 / 2)

撼唐 一包黄果树 1583 字 2022-10-03

大灾之后的河北各郡,在大隋各级官员有效的治理下,倒也平稳度过,受灾的百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在解决了元城县的事情之后,杨侑带着杜如晦、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在河北各郡微服巡视,突击检查赈灾的情况。

一番巡视之后,杨侑对各郡各县的官员的表现,还算满意。杨侑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各郡各县的官员,相对寒门而言,各个世家的子弟,眼界相对较高,执行力也比较强,效果相对较好,这让杨侑对世家子弟有了新的认识。

南北朝以来,士族的羸弱不堪,并不是事实,相反,他们由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比起寒门子弟,要高了不少。杨侑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心中的想法有了微微的改变,也更加清楚,日后大隋的国策,会走那条路。

在河北各郡巡视了一圈之后,杨侑回到了元城县。此时的元城县,已经人满为患。在灾民被杀之后,杨侑迅速做出了反应,给了张氏一族满意的答案。随后,杨侑派人贴出了告示,赢得了民心。

百姓们知道大隋天子在元城县,于是纷纷赶来,想要瞻仰大隋天子的容颜。百姓的这种心理,造成了元城县人满为患,粮食也出现了短缺。幸亏崔正恒、马周等人及时安排,做出各种有效部署,从其他郡县抽调粮食、帐篷,这才渡过了难关。在众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百姓没有饿着一个,没有冻着一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杨侑回到元城县,立刻召见了崔正恒,询问了这半个多月一来,马周的表现。崔正恒对马周倒是赞不绝口,对他的能力十分肯定,认为此人有王佐之才。崔正恒出身于大族,倒有几分眼力。这让杨侑对崔正恒的能力又有了几分评价。这个崔正恒,倒是值得一用。

就在河北紧张赈灾的时候,王世充也在紧张忙碌着,他将府库的粮食动用了大半,又想尽了办法,用钱帛换回了一些粮食,这才使得他勉强留住了百姓。他知道,逆隋给予百姓的条件十分优厚,所以,他必须要用更加优厚的条件,才能留住百姓。

幸好中原连年大战,百姓死伤极多,许多农田已经荒芜,王世充有充足的土地,分配给百姓。乱世之中,,只要有土地,无论在哪里,又有多大的分别呢?所以,王世充不仅没有流失人口,反而得到了从瓦岗逃奔而来的百姓,初步估计,至少有十几万人,其中青壮年大约有三万,极大地补充了中原青壮年男丁不足的问题。

这让王世充在喜悦的同时,心中也十分担忧,本来大郑就粮食稀缺,如今又多了十几万人,粮食更加捉襟见肘,最多能支撑到冬天,等到冬天之后,大郑境内的百姓又该吃什么呢?为了解决粮食的危机,王世充几次召开了会议,商讨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说,去李唐购买粮食,可是旋即被人否决了。李唐连连大战,本身就缺乏粮食,怎么可能向外输出粮食?李唐被否定之后,答案,只剩下了一个,那便是逆隋。可是,逆隋一向对粮食贸易严格控制,不允许流向其他国家,要从逆隋得到粮食援助,十分艰难。

前些日子,逆隋一些不要命的商人暗中偷偷输送了一些粮食,也只有数万石而已,根本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大郑的粮食危机。王世充觉得,至少需要三十万石,才能让百姓度过今年冬天和初春。

回到了洛阳的王世充,与大郑朝廷群臣商量了许久,依旧找不到任何的办法。王世充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提倡节俭,整个大郑朝廷上下,似乎风气正在改变。

就在此时,李世民带着唐军正朝着姑臧城赶去,经过将近半个月的奔波,李世民杀到了姑臧城外,在城南五十里处扎下了营寨。此时屈突通已经将姑臧城围得密不透风,隋军大营连绵数里,营寨之间,显得十分有章法。李世民赶到姑臧之后,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试图将援军赶来的消息,告诉在姑臧城的李神通。

李世民的到来,屈突通已经知道,他严令各寨各营,没有得到他的命令,不可轻易出击,若有违背将令者,杀无赦。诸位将领得到消息,心中都是一凛。屈突通治军甚严,若有违抗军命者,必当受到处罚,因此诸将都不敢多言。

屈突通派出了许多斥候,查看李世民的动向。而李世民则是亲自带着斥候,外出查看地形、军情,双方的斥候在姑臧城外,发生了数次交锋,死伤了不少斥候。城内的李神通得到消息,大喜,几乎想要冲杀出城,但屈突通在城外修建了很多箭塔,各种防御设施完备,李神通冲了几次,根本无法冲破隋军的防御,反而死伤不少,只得放弃了进攻。转而将希望放在李世民的身上。

可是李世民面对沉稳的屈突通,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李世民对隋军大营没有办法,而屈突通也没有采取攻势,他也在等待。可是,数日之后,屈突通就得到了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西突厥果然出兵了,并一战击溃了铁勒人。契必业力仅仅带着残部两千人逃到了姑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