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知道这一战非同小可,也在城头亲自督战,郑军士气高昂,一连几日,挫败了隋军的进攻。大隋在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伤亡后,洛阳城依旧屹立不倒。
“这洛阳城,果然坚固。”这一日黄昏,杨侑看着沙盘,低声喃喃自语。
“陛下,要想攻下洛阳,必须要破坏郑军的弩车。”罗士信对此深有体会。
杜如晦点点头,这几日观战,他也看出来了,王世充之所以能守住洛阳,仗着的便是利器,而且王世充一心一意想要守城,准备十分充分,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洛阳,并不容易。
杨侑也轻声叹息一声,唐军赶来支援,使得他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此时攻城,是不想等到冬季,如此一来,这洛阳,更加难以攻打。
强攻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伤亡,那次的战争,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杨侑一边发动攻势,一边密令独孤武师在洛阳城内,继续散步谣言。
九月中旬,越王杨侗率兵赶到,此外还有二十万石粮食,五百头黄羊。杨侑见到自家兄弟,心情大悦,立刻下令犒军。隋军攻打洛阳半月,始终没有拿下洛阳,士气有些低‘迷’。杨侑的及时犒军,恢复了一定士气。
杨侗与杨侑谈了半响,这才知道洛阳的军情。久攻不下,不仅对隋军士气有影响,士兵伤亡过大,也对洛阳会造成损伤,这是两人都不愿意见到的。
洛阳的战事陷入了胶着,隋军虽然强大,但面对坚城,一时攻伐不利。
此时,李世民也经过准备,带兵两万,沿着蒲津渡赶往河东。虽然形势依旧不利,但李世民终于松了一口气。苏定方虽然气势汹汹,但是他手下败将,不足为虑。一旦李世民收复马邑、雁‘门’等郡,秦王的声威必定大振,届时,他就可以统兵借故驻扎在并州,紧握兵权不放。
李世民觉得大‘门’已经打开,接下来,便是他如此大展拳脚的时候了,没有了顾忌,在众多良臣的帮助下,李世民认为他必定可以力挽狂澜,成为大唐的英雄。
李建成送走了李世民,又派兵严守潼关,下令庾抱准备粮秣,随时支援并州战事。
唐军的动向不断传入杨侑的耳中,李世民北上并州,在杨侑的预料之中。至于苏定方,与李靖在河北足有一年之多,经过李靖的调教,杨侑相信,对付李世民没有问题,至不济,死守雁‘门’关,也是可以做到的。
九月底,洛阳的杀戮已经接近了尾声,王世充得到了八万多石粮食,分发下去,禁军士兵一阵欢呼,对王世充的“仁德”十分感‘激’。郑军士气逐渐高涨,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侑攻城不下,只得暂时偃旗息鼓,思考破敌的良策。
此时,任何的诡计都没有作用,王世充一心一意死守洛阳,除了强攻,只能等洛阳粮尽。
十月中旬,李世民赶到了太原。太原城依旧掌握在李仲文的手中。一番‘交’谈之后,李世民这才知道,苏定方拿下了雁‘门’关之后,就偃旗息鼓,摆明了要死守。
苏定方的表现让李世民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拿出了李渊的圣旨,接收了太原的兵权,随后,他任命心腹为校尉、对正等职位,又打开太原粮仓,犒劳士兵,很快,太原军民都称颂秦王之贤。
李世民没有急着进攻,因为他知道,这支刚刚掌握的军队,是他的根基,要先牢牢掌握,至于苏定方,远道而来,马邑、雁‘门’又是苦寒之地,粮食产量不足,若是从河北运输,又比较艰难,李世民的策略同样是一个等字。
时光易逝,转眼秋去冬来,西风日渐凄厉,气温下降,隋军将士都穿上了从南方运送来的棉衣,十分暖和。杨侑派出士兵,每日上山砍柴,囤积了大量的柴薪,准备过冬。
中原这一战,竟然足有一年。隋军将士战死万人以上,这还是杨侑见洛阳城坚,停止攻打的结果,不然伤亡更大。隋军粮食充足,柴薪足够,身上的衣裳暖和,士气的影响不大。
反观郑军,王世充发放粮食之后,士气的确有短暂回升,但并没有持续多久。隋军依旧围困着洛阳,往昔李密围困洛阳的巨大‘阴’影,再度笼罩在洛阳军民的头上。
不仅仅是如此,由于长期被围困,王世充封锁的城‘门’,百姓不能出城,也就无法砍伐柴薪。虽然王世充一开始就料到了这一点,准备了大量的柴薪,但半年过去,柴薪已经所剩无几。
当初隋军攻打偃师,便是长期围困,令偃师军民缺乏柴薪,无力抵抗。难道说,这一幕,要在洛阳发生吗?忧心忡忡的王世充召集了大臣,想要解决这个危机,但很可惜,谁都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71975+dsuaahhh+3010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