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赞成派还是占据了主动,说服了主管,同意了救援行动。
当然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火箭不可能立刻升空,而且他们也要与马克先取得联系。
最终还是马克灵光一闪,找到了办法。
2015年华夏发射了‘石猴’号火星探测车,完成任务之后,这台探测车就因为能源耗尽永远留在了火星上,但是它并没有损坏,只要再度给它提供能源,那么它很有可能就会重新启动。
而探测车是为了勘探火星地形,本身带着摄像机,只要成功启动并和地球那边取得联系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图片交流了。
幸运的是,宇航中心这边根据卫星地图上马克的运动轨迹,也猜出来马克的目的。
随后的十几分钟,马克可以说完全被幸运女神所眷顾。
电影设定的时间是2030年,而2015年的‘石猴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待了足足十五年后,依旧成功启动,并且和地球取得了联系。
还有马克种植的土豆,生长的也十分顺利,第一批就收获了足足四百颗。
而这期间也给观众带来了一波波的感动。
比如石猴号摄像头第一次转动的一刻,马克激动的大吼大叫,仿佛疯了一般时。
还有土豆种出来的时候,看着一串土豆马克流下眼泪。
就是这种一个个的小希望,却犹如细雨润物无声一般,悄悄的深入到了观众的心里,让他们为马克每攻克的一个小难关,都会一同的感动欢呼,也会为马克遭遇的困难而揪心。
就像是所有电影都不可能让主角一路顺风安全抵达目的地一样,马克也同样遭到了困难。
首先就是他的菜地,基地在又一次的黑风暴中破损了,而好巧不巧,正好是马克的那片菜地。
随后又有一个让观众揪心的坏消息,宇航中心赶工出来运送物资的发射器也在升空后爆炸了。
“那岂不是最快还要等上三个月!?”看到火箭爆炸的一刻,观众的眼中都露出了绝望。
因为在之前电影里就已经不止一次提过了这些载具的建造速度,三个月已经是最快的了,现在大家看了场‘烟花秀’,那么再想等到下一次火箭升空,岂不是还要三个月,可是失去了菜地的马克还能再等三个月么?
随着电影里面宇航中心一位位都露出绝望的表情,观众已经对答案不问可知。
当然剧情也不会把马克的求生之路完全堵死,下一秒镜头切换,新闻里报道着火箭发射失败的新闻,只不过看新闻的却变成了美国人。
原来美国人还有一个火星发射计划,而且筹备已久。
在美国方面主动联系下,双方建立了合作,与此同时,一位天文动力学的天才专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竟然建议让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神州号不在地球降落,而是直接带着发射升空的物资,沿着地球的轨道再返回火星。
这个提议当然受到了宇航中心主管的强烈否定。
“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题,就像是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一样,六个救一个,到底值不值得?”王劲松和身旁的罗然教授说道。
“可这确实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我很喜欢它出现在电影当中,因为这个桥段会让观众去选择思考,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答案,对于观众来讲都是一种收获。”罗然笑着回答道。
两人都是京电的教授,只不过一个负责表演,一个负责导演,但他们同时又都是聂唯的导师,王劲松不用说,聂唯大学四年他就是聂唯的班导,而聂唯的博士生导师就是罗然。
虽然聂唯可能是罗然带过最不爱上课的学生,但却也是最让他骄傲的,或者说是让整个京电都骄傲的学生。
“嗯,你说的没错。”听了罗然的话,王劲松笑着点点头。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要让观众思考,去体会电影里人们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往往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越是这样,就越值得让观众深思。
当然,此时此刻大部分观众的心思都还在为宇航中心主管的拒绝而生气着。
“这个主管死脑筋啊,刚才那个主任说的才对,这件事儿就该让飞船上的科考队员们做决定才对。”
“最讨厌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了,简直就是尸位素餐。”
“按这个主管说的,还弄那么多计划干嘛,反正到时候马克肯定饿死了,大家洗洗睡了得了。”
对于这个不断阻挠救援的主管,绝大部分观众是很不爽的。
但是同样也有一小部分人是认同主管做法的。
“在一和六的抉择中,我可能会选择六啊。”
“这个主管的选择有什么错,我觉得这才是最理智的,毕竟那些专家也说了,这个理论上的行动是有危险的,凭什么让本来没什么危险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别人?”
“我还是支持这位主管的想法,不过我知道电影肯定不会这么演。”
就如同某位观众所猜的一样,这位天文动力学的专家提出来的建议,被有心人传给了天宫号上的科考人员,在他们的投票后,一致决定回去救马克。
因为马克连续倒霉而压抑无比的观众们,此刻也终于松了口气。
马克最终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被科考队重新救回了飞船,故事到此也临近了尾声,观众们在前中期时,还会相互小声讨论,可是看到最后,随着剧情越发的紧张,观众的讨论声早就已经不见了。
放映厅内只是偶尔会传来观众的惊呼,那必然是在马克遇到了危险的时候,不过一切随着马克回到了地球,观众们也终于可以放下悬了两个多小时的心,露出轻松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