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5章 中国音乐剧元年?(1 / 2)

“大动干戈啊。”

“嗨,这才哪儿到哪儿,”张洁反而并不在意,尽管对音乐剧厅的改动和建设,已经是自东方艺术中心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建。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默》,而是决心在音乐剧上有更多作为之后,必然需要对舞台和剧院做一些现代化的改建,比如滑轨,灯具,升降台,音响设备的安置,张洁显然是力排众议,毕其功于一役:“我反正是对于《默》很有信心,不过我对你更有信心。”

季铭看着面目一新的音乐剧厅,毫无疑问,张洁参考了大量西区剧院的经验。他们每个人去伦敦其实目的都不一样,季铭去,运营、制作和表演都是需要学习的,而佟鑫宇更多是导演,作曲、编舞也是自己的主业。

对于张洁,剧场建设和运营,是她的重点,尤其在莫瑞斯和鲁迪的帮助下,双方甚至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特别鲁迪的威斯剧院,作为一家每年能生产好几台音乐剧的剧院,他手上有太多的剧目和资源可以用了,张洁能够跟他合作,对于在国内搞音乐剧市场,还是相当大的助力,某种程度上,她敢这么大动干戈,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在说服股东的时候,除了季铭,这一合作协议,也是重要的筹码。

“虽然不可能像皇后剧院那样,就为了《剧院魅影》而存在,但这里的适应性更大,《默》可以,你跟光线要做《大圣归来》也可以。”

季铭点点头:“挺好,佟鑫宇他?”

“看好几回了,他就恨不得全按照《默》的需要走,”张洁摇摇头。

“哈哈。”季铭乐了:“行,那就这么着,我还有点儿激动呢,终于要带布景上了。”

张洁瞥了季铭一眼,见他闭着眼似乎在想什么,俊逸的脸迎向舞台上的光,一种介乎油画和雕塑之间的质感,又像是王嘉卫电影里的某个镜头,实在是引人堕落。

啧。

不行,这位是个痴情种啊。

“哈,”张洁摇摇头:“29号公演,马上就要上票了,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真的很想知道反馈。”

季铭没有睁开眼睛,只是笑了笑,深深吸了一口气。

整支剧组从京城过来的人,足足有几十口,再加上沪上这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只上百人的团队,相对于国内其它大型舞台剧,人已经是比较少了,相对来说。当初田明鑫排《天桥》,动用的人就远多于这些,好几百口呢。

说起来,他跟田明鑫还在聊呢,田导也有继续做音乐剧的想法,正好天成文化的主业现在都要靠向音乐剧,双方合作的机会大增。季铭当然也不会拒绝,以田导的水准,在行业里来看,是求也求不来的,甭看《天桥》好像毁誉参半,但能够做到毁誉参半,而不是噗通沉底的吟音乐剧导演,其实也不多的。

比如佟鑫宇,他之前拍的音乐剧,只在小众群体里流传,都没有机会被大众评断。

“要相信观众。”

张洁愕然,跟身边的助理对视一眼,助理眼睛眨了眨,传递过来的信号是——太狂了吧。

要相信观众?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们的东西是好的,要相信观众懂得欣赏,潜台词,反馈好是理所当然,反馈不好是这一届观众还差一点——这话要是传出去,以季铭一贯谦逊谨慎的人设,估计要引来黑稿无数。

但在此刻,此时,却给张洁和助理一种难以言喻的信赖。

这是季铭说的话呀。

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她们俩也是压力巨大,重金押注国产音乐剧,并不是所有股东都同意的战略,倘若不是有跟季铭合作这一契机,张洁几乎不可能推动公司资源的转向——然而真的做到了,也就意味着压力归她们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张洁还敢于几乎完全不插手《默》的创作,而是统统交给了季铭和佟鑫宇,算是少有的魄力。

……

季铭移师沪上的消息,在密切关注他的舆论场,当然也是早就传出去了。

一干媒体,多少都有放新闻出去。

“季铭回国,带队移师沪上,音乐剧《默》离公演不足半月。”

“全新领域,季铭是否能够重演《末代皇帝》在沪上的票房奇迹。”

“季铭现身东方艺术中心,《默》排练到最后关头。”

然而,相对于传统媒体和综合媒体的泛泛关注。这部国产音乐剧在音乐剧爱好者的范围内,从它第一次传出消息来,就获得跟卡司相称的影响力,也就是跟季铭相称的影响力。

“这是不是国产音乐剧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有顶级大咖参演、制作?”

“话剧,电影,音乐剧……可以期待一下了吧?”

“其实不管他做出来什么,以他的影响力,这么全心全意地做一台音乐剧,我感觉对于国内音乐剧产业的意义之重大,无论怎么说都不算夸张了。”

如他们所说,可能关于音乐剧的咨询链接条数,那之后新增的得有一多半都是季铭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