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知道孙权为什么要撤换陆逊,和江东的政局变化有关,他不明白陆家为什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支持孙绍,这明摆着是把陆逊架在火上烤,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江东的局势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张昭也很担心江东分裂,他毕竟也参与了建立江东政权的过程,对江东有着深厚的感情,假如江东分裂,他也难以接受。
张昭加快了脚步,来到船舱第二层,这里是孙权处理公务的区域,正好迎面遇到了议郎张温,张温也是吴越派的重要人物,和顾家、陆家都有联姻,他同时也是孙权长子孙登的师父,这次是作为幕僚出征。
尽管平时张昭的北方派和吴越派斗争激烈,平时见面也只是随口打个招呼,但这次新吴县兵败,江东面临外敌之辱,两派之间也没有平时那样的隔阂了。
张昭上前低声问道:“吴侯现在如何?”
张温连忙拱手道:“还好,比较平静,情绪波动不大。”
张昭顿时一颗心放下,不过转念一想,孙权败多胜少,估计他的心理也逐渐坚强起来,不会轻易再被击倒了。
他笑着拱手施一礼,便快步向孙权的船舱走去,走到舱门口,立刻有侍卫禀报:“启禀吴侯,张军师来了。”
“请进!”孙权的语气还算平静,更让张昭放心下来。
他走进了船舱,只见孙权负手站在江东沙盘前,凝视着沙盘不语,这让张昭立刻意识到,恐怕孙权现在关心的并不是战役胜负,而是江东的局势,他连忙上前施礼,“微臣参见吴侯!”
孙权回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新吴县兵败之事,军师可知晓?”
张昭听孙权说得轻描淡写,心中微微一怔,再是平静,也不至于如此不放在心上,吴侯这是在想什么?他不及细想,连忙答道:“微臣已知。”
“那军师对这次兵败怎么看?”
“请恕老臣直言,这次兵败主要是我们进兵仓促,以不备应对交州军的有备,而且士气低迷,军心不振,兵败也不足为奇。”
张昭虽然知道兵败的根源在孙权的过度干涉和无妄猜忌,不过这话不能说,毕竟孙权是君主,必须给他留点名字,只能等以后再慢慢规劝,所以张昭最后还是回避了关键问题,只是谈了谈浮在表面上的一些不利因素。
孙权点点头,苦笑一声道:“虽然两次兵败,但损失也并不是很严重,我刚刚得到柴桑情报,上次在余县被俘的一万余人已经被汉军带到了柴桑,估计这次被俘的士兵,诸葛亮也一样会交给刘璟,毕竟我们和刘璟有盟约,再怎么勾心斗角,但表面上的和睦还得要,我相信刘璟会将这些战俘释放回江东,说他收买人心也好,向我们故作人情也好,至少三万多战俘都可以回到家乡,总的说起来,这次西征我实际也只损失两万人不到。”
张昭这才明白孙权并没有太受打击的原因,原来他是寄希望于刘璟,这可不是一个君主该有的想法。
这时,孙权又道:“坦率地说,这次兵败确实是因为士气低迷,军心不振,但为什么会士气低迷?其根源还是在于江东内部出了问题,我听说在撤军的前一天,军营内谣言盛传,说江东已分裂,出现三个吴主,这是有人在刻意传播谣言啊!会是谁干的,子布想得到吗?”
张昭摇摇头,“微臣想不到!”
“是!你确实是想不到,因为之前便出现了一些诡异之事,陆氏家族的重要人物陆明来找陆逊,又赶去了新吴县,我派人去追赶,却没有追上,接着陆逊又离奇失踪,连同我的百名侍卫,全部消失了,当然也可能会是被俘,但我总觉得他的失踪和陆明有关,而军中的谣言也和这个陆明有关。”
孙权的猜测并没有错,军中的谣言确实是和陆明有关,但他的出发点却错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所谓的‘陆明’并非真正的陆明,而是从柴桑过来的乔装者,这要等孙权回了江东才会明白他是中了反间之计。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吴侯还想打下去吗?”张昭沉默片刻问道。
孙权长长叹息一声,“虽然我不甘心,但军心已无斗志,我只能赶回江东先处理内患了,内患不靖,何以攘外?我已下令吕蒙放弃荆南,立刻乘船赶回彭泽,我们也要马上撤军去彭泽,至于豫章和鄱阳两郡,我只好暂时放一放了,等处理完内患后,再出兵夺回来。”
张昭沉思片刻道:“微臣有个建议,不知吴侯能否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