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1 / 2)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2030 字 2022-10-05

烽火台主要是用来传递情报的,同时,还兼有防御的作用,在整个长城上,烽火台是防御力最高的部分,可以为防守此处的士兵提供强大的防御力,从而保护士兵的安全。

“夫人见过烽火台燃起烟火的样子吗?”

李安开口问道。

这个场景,李安是没有见过,或者说,只是在后世的电视剧里看过,而李寒露长期生活在长城北面,或许她看到过也说不定。

“自然是见过的,十多年前,我与父亲南下的时候,只要靠近长城,就会有烽火燃起,那烟火可真是够大的,隔着几十里都能看到。”

李寒露开口说道。

她所说的南下,自然就是南下到大唐的境内来抢劫财物了,少数民族在草原上生活的很苦,遇到没有粮食的时候,就只能南下劫掠了,而他们南下所要面对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长城了,所以,经常性的无功而返。

“经常看到烽火,看来夫人以前没少到大唐打劫啊!收获如何,是不是每次都满载而归?”

李安笑着问道。

李寒露笑着摇头道:“大唐强盛,我们部落哪里会有太多的机会,多数情况就是见好就收,甚至什么都得不到,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说它干什么。”

李安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烽火台的情况,李安还是很清楚的,按照后世对文献材料的记载,长城沿线烽燧数量众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

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

之前的历史文献丢失的比较多,就以大明朝的制度来举例,比如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一百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五百人左右;一千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在五十千米的长城沿线上,共发现烽火台八十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三千米,最远的不超过五千米。

大明朝拥有大量的火炮,所以,除了放烟雾之外,还会用鸣炮的方式来传递情报,在大明朝之前的朝代,肯定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在没有炮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白天放烟,晚上点火的办法了。

其实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是一种比长城出现还要早的防御建筑,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察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十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五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长城并不是胡乱建造的,而是要根据地形进行建造,利用险要的地形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因地形,用险制塞。’这个原则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接着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后世的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夫人,你知道中原人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吗?”

李安开口问道。

李寒露回答道:“自然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骑兵的南下。”

李安点头道:“夫人说的非常正确,游牧骑兵来无影去无踪,非常难以对付,除了修筑长城之外,实在找不到别的办法来应对了,毕竟,在野外作战,游牧骑兵优势极大,而若是防守城池,中原步兵的优势就更大了,游牧骑兵的优势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