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天下定 八(1 / 2)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087 字 2022-10-05

“陛下,吕布此人,心性如狼,当初虽败,可依旧杀到最后,不知道屠了多少儿郎,力竭才被俘,被俘之后,一直可不服我们,万一他得了兵马,没有北上,反而杀一个回马枪呢?”徐庶沉声的问。

“此一时彼一时!”

牧景叹气:“如果还有选择,朕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他想了想,又说道:“至于说他敢不敢杀一个回马枪,那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了,机会朕给了,他是愿意去关外杀一场,还是愿意死在我们手上,这也要看他怎么想!”

“行!”

徐庶点头,他也知道,明军已经无兵可用,无将可调遣,但是眼睁睁的看着幽州被异族铁骑肆虐,这一点他们也不出来,所以赌一把,冒一次险,即使吕布真反了,他们也能收拾,可起码他们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他低沉的道:“那我现在立刻去办!”

“不!”

牧景摇摇头:“你去找高顺,然后让高顺去办!”

“高顺?”

“张文远就这两兄弟,吕奉先是没脑子的,但是高顺是有脑子的,他知道轻重的!”牧景冷笑的说道:“要是高顺都不知道轻重,那么朕不管做什么,也算是对得起张文远了!”

他不杀一些人,那是顾忌张辽。

立场不同。

战场身上厮杀,你死我活,各安天命,那是正常的。

但是战败被俘之后,他要是执意要杀了这些人,那么对于张辽而言,就是一根刺一直会刺在他的心里面。

对于张辽这样能统帅明军主力的帅才,牧景还是多一些宽容和包含的。

总要顾忌一下爱将的心态。

“我明白了!”

徐庶点头,道:“我会和高顺说清楚的,至于他们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不过火炮军会盯住他们,他们敢乱来,杀无赦!”

“嗯!”

牧景没有多说,这是应该了,没有防备才会有问题。

“河北呢?”牧景又问:“幽州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河北有没有受到影响,另外河北世家门阀,乡绅豪族这么多,杨修能压得住吗?”

杨彪南下,现在就在的雒阳城,而且一直在雒阳城,牧景都把他给晾起来了,而河北冀州做主的是杨修。

杨修这个在历史上也算是留下一个千古名言的人,而且因为说错一句话被杀的人,他也算是比较冤枉的那种。

不过此人之才能,不可小觑。

这个时代世家门阀的实力能保持下来,那绝非是单纯的因为他们的土地和人口的掌控,更多的是读书能开智,人才都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上了。

杨修在读书人之中,也算是佼佼者,而且他是少年聪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更是杨氏培养的继承人,不管是眼界,才具,心计,城府,都是数一数二的。

“河北方面有些动乱!”

徐庶说道:“杨修倒是做的不错,只是河北因为权力交替的比较频密,反而在地方出现了不少动乱,朝令夕改,如同有兵就是王,给百姓带来太多的动乱,也让一些人野心勃勃,在一些乡绅豪族的支持之下,如同春后竹笋一样,冒出来的不少郡守县令,拥兵自重!”

“乱世之下,本就是如此,当他们发现河北的权力中心崩溃之后,他们连自己想谁禀报都不知道了,自然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牧景叹气,道:“这也不知道是谁的错,袁绍,曹操,还是咱们,可不管如何,河北的局势已经是这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平定河北!”

“陈宫准备率军北上了!”

徐庶说道:“昭明第二军,昭明第三军,都调动起来了,虽然伤亡有些大,整合需要时间,但是精锐是可以调动的,最多三天,他们就能越过小路,进入官道,直接从河内进入魏郡!”

“陈宫还是很稳重的!”

牧景道:“不过河北方面,政事堂没有人负责吗?”

“倒是来了几个人,比如户部吏部都来人了,但是目前朝廷真不敢抽调太多骨干,只能说抽调这些人来当成一个审查小组,针对河北了官吏审核一遍,罢免的想办法当地补充,如果还能用,那就先用起来了!”

徐庶道:“陛下,咱不能太过于苛刻朝廷了,昭明阁,政事堂,都已经压力非常大了,毕竟我们一统天下的速度太快,打天下容易,可想要治天下,得慢慢来啊!”

上党一战之后,天下大局定下来了,权力交替,大明朝廷正式代替汉室,统治中原,可这需要人才,大明朝廷底蕴不足,自然没有这么多人才。

“开科取士吧!”

牧景斟酌了一下:“元直,你传朕的令,告诉胡昭,今年特例开科取士,没有县考试,没有州考试,集中一次,全国大考,但凡读书人,都可以赶赴渝都报名考试!”

“会不会太过于着急了?”

徐庶有些担心。

“不会!”

牧景道:“说不定现在很多人都盼着朕能开科取士,朕这也是给他们台阶下,天下一统,有些人需要重新站队了!”

“陛下英明!”

徐庶顿时明白牧景的心思了。

要治理天下,不可能把那些人一棍子全部打死,打死了地方会乱,所以他需要重新接纳这些人,这些地方的乡绅豪族,其实才是最大的统治层。

梳理了他们,地方就能安定下来了。

而与其让他们这时候惶惶不安,让地方动乱不堪,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重新投靠明朝廷。

…………………………………………

蔡邕的北上,的确能缓解很多东西,牧景即使是皇帝,在士林之中的地位也不会提升,多了是敬畏,不会是的敬重。

而对于蔡邕,读书人对他的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飞蛾扑火一样的敬重。

他亲自北上,能让很多北地读书人缓解对明朝廷敌视。

在雒阳行馆之中,就有无数的读书人拜访蔡邕,而蔡邕是一个慈善的长者,而且他曾经是太学祭酒,教太学出身的,对这些读书人的包容性非常好。

而对于蔡邕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在士林之中,地位和他不相上下的杨彪。

另外一个就是读书人的后起之秀,被冠为王佐之才的荀彧。

拿下这两个人。

士林他平了一半,最少反对明朝廷执政的声音也会降落很多,读书人的笔杆子和嘴炮那都是能杀人了,压住了读书人,相对而言,就压住了半个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