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8章 美好的瞬间(1 / 1)

亢州往事 阿竺 1015 字 2022-10-06

但奇怪的是,那些想不明白的事,似乎不像最初那么强烈要弄明白的时候了,更多的则是他对过去的回忆,回忆中,每次都少不了被他称作小鹿的那个人。

想起“小鹿”这个称谓,他的内心就会涌现出许多她美好的瞬间,更多的是那真实的拥有,那心痛的别离,那草原夜晚的噩梦……这些,都是那么强烈地涌入他的内心深处。

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不但可以医治许多心灵的痛苦,还可以让人自省、忏悔,这一切还得缘于彭长宜。

其实,当他第一次跟樊文良透露想让长宜过来帮他的时候,樊文良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没有表态。后来,他去省里开会,再次郑重其事地向组织提出申请,樊文良沉默半刻才不慌不忙地看着他说道:“这个问题看来你是经过深思熟虑了。”

江帆说:“是的,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这样提议的。”

樊文良点点头,说:“如果长宜过来担任普通副市长,这个主我就可以做,但他担任常务副市长,这个主我就不能做了,必须经过领导点头才行,如果领导在心里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我看问题不大。”

后来,江帆得知,樊文良在一次单独跟廖书记切磋书法技艺的时候,委婉地向他汇报了江帆的这个提议,哪知廖书记一听就怔住了,说道:“怎么?阆诸到现在还没有常务副市长吗?”

樊文良当时说:“是的,我上次不是提了一下,您当时说让鲍志刚先兼着,下来再通盘考虑。”

廖书记看了樊文良一眼,知道他的这位组织部部长办事稳妥,就说道:“江帆想要谁就给他吧,真格的了,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想要个副市长我们还不给吗?”

樊文良笑了,说道:“他要的这个人不在阆诸境内,在锦安,是彭长宜。”

“哦,彭长宜?”廖书记来了兴趣,他提着笔看着樊文良,说道:“他是不是从党校毕业了?我对这个干部有印象,对了,他不是调到锦安任副市长去了吗。”

樊文良说:“是的,这次亢州征地风波,锦安市委又把派回去了,不过他也没耽误毕业考试,在处理征地问题最关键的时刻,还考了个全班第一,被党校评为了优秀学员。”

廖书记一怔,说道:“哦!又是他?不错,不错,我记得牛官屯事件就是他回去处理的,对了,好像我听你说过,说他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险情,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樊文良肯定地点了一下头,说:“是的,您没有记错,的确是这样。”

廖书记说:“好像江帆和彭长宜都曾经是你的老部下吧?”

樊文良笑了,说道:“是的,江帆谈不上,他当时是市长,行政一把手,长宜应该算是吧,他当时是组织部干部科的科长,后来调到基层任区党委副书记、区主任、市长助理、区党委书记,后来三源出了矿难,死伤了好多人,他就直接被派到三源去救火了,我那时也已经调出来了。”

“呵呵,看来他们都是你的得意门生。”

“也不能那样说,我其实没教给他们什么,不太喜欢跟下属接触,怕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还是他们自身素质好。”

廖书记看了他一眼,蘸了一下墨汁,说道:“他们都是很不错的干部,到了一块……有些私下的政治思想工作你也要跟上才是。”

樊文良立刻说道:“您太睿智了,江帆第一次跟我提的时候,我没表态,甚至连话都没说,就是想要他沉淀一下他的想法,我也是出于您刚才这个意思考虑的。”

廖书记弯腰,一边写字一边说道:“彭长宜好像刚当上锦安副市长没几天吧?”

樊文良唯恐廖书记说彭长宜的资历尚浅,就说道:“是的,的确时间不长,所以江帆第二天郑重其事向组织提出这个申请的时候,我是这样答复他的,我说要是副市长,我就可以答应你,但涉及到市委常委,我就做不了主了,要向书记汇报。”

廖书记收了最后一笔,直起腰,说道:“涉及到常委咱们也没有理由不满足他,既然他相中了彭长宜,就说明他接下来准备要做的一系列的工作,想通过彭长宜来达到他的施政目的,这是好事,年轻干部有理想,有抱负,有上进的热情,想在一个地方有所作为,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我没有意见,近期召开常委会的时候,顺便说一下这事,考虑到阆诸和锦安的关系,你们组织部要做好协调工作。”

樊文良暗喜,但表明依然平静地说道:“上次小关来省委,我见到他了,跟他说起这事,他说如果彭长宜去阆诸是普通的副市长,他肯定不给,无论江帆有多大本事,他也挖不走彭长宜!但考虑到是常务副市长,他就没有理由不让彭长宜走了,不过说心里话,他是真舍不得放彭长宜走。”

廖书记笑了,放下笔,樊文良赶紧将一条湿毛巾递给了他擦手。

廖书记一边擦着手,一边说道:“是啊,能干事的人谁都想要。基层,就该多一些这样能干事、懂分寸的干部,现在有些干部平时说得头头是道,一到实际工作中,不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就是工作畏手畏脚,娘娘腔,知识学历倒是上去了,就是不善于做基层工作。文良啊,这也是我们组织工作中的一个课题,基层干部很重要,我们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靠他们去贯彻,去执行的,一句话,上边的政策再好,基层没人执行或者是执行偏了,老百姓也看不到政策的优惠。你下来琢磨琢磨,在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上动动脑筋,多发现、培养一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出去敢打硬仗的干部,我说的敢打硬仗,不是要跟老百姓打仗,而是敢于攻坚克难、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