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巨龙振翅(2 / 2)

短短十分钟时间,相对于上周五72 . 56美元的收盘价,雅虎股价的涨幅就突破了3 % ,达到74 . 73美元。

不难想象,如果这种上涨速度持续下去,只是一天时间,雅虎市值就很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这些被蒙在鼓里的股票经纪人在电脑前呆坐了片刻,纷纷清醒过来,开始疯狂寻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当他们打开电视,或者登陆门户网站,发现满屏满眼都是围绕某个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名字进行的讨论。

CNN上两位经济学家在口沫横飞地争论艾瑞克·威廉姆斯针对互联网泡沫做出的乐观表态。

雅虎门户首页高高挂着联邦政府是否应该放宽对新科技企业规模管制的评论文章。

ABC电视台早间新闻播放着讨论互联网全球化的专题画面。

美国在线CEO史蒂夫·凯斯语气焦躁地在电话采访中反驳艾瑞克·威廉姆斯在《纽约时报》采访中有关美国在线的言论。

联邦司法部发言人对于媒体引用艾瑞克·威廉姆斯关于‘司法部是否对微软过于苛刻’的观点疲于应对。

以及,最重要的。

艾瑞克·威廉姆斯在《纽约时报》采访中那句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各方媒体引用了无数次的让人振奋的表态:“在一个拥有10亿最优质用户基数的庞大市场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短短一句话,让无数对互联网科技股已经充满了担忧和质疑的投资人,再次振奋了信心。

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以来,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产业格局,整个社会无数剩余财富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全新的投资热点。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创造了一系列财富奇迹的青年站出来,掷地有声地告诉所有人:一个完全亟待开发的拥有十亿甚至数十亿消费群体的庞大市场就在眼前,这怎能不让无数资本热血沸腾。

在《纽约时报》针对艾瑞克·威廉姆斯个人专访以及随即而来的媒体风暴的刺激下,周一全天,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上涨了35个百分点。

不过,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随后几天,围绕艾瑞克个人专访的媒体讨论丝毫没有冷却下来,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扩散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热议话题。

艾瑞克在专访中涉及到的互联网泡沫、新科技公司管制、微软、美国在线、门户网站等等一系列话题,都变成了各方媒体激烈争论的焦点。

虽然非常不满意艾瑞克关于‘比尔那个自大的家伙’的言辞以及《纽约时报》竟然如实将这句话刊登出来的行为,但已经在联邦司法部反垄断调查阴影下焦头烂额了几年的微软却果断引用艾瑞克在访谈中的观点展开反击,声称联邦政府这是在扼杀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巨无霸’,是在损害联邦的‘根本利益’。

面对微软的指责以及这股风潮带动下的媒体争议,司法部部长珍妮特·雷诺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释司法部启动对微软反垄断调查的具体原因。

同时,珍妮特·雷诺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艾瑞克在访谈中的言论为依据,要求微软放弃极度自私封闭的市场策略,做出更多有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开放举措。

依旧还在被弹劾案困扰的克林頓在当周的白宫记者会上被问及关于《纽约时报》那篇专访时,也煞有介事地发表了一大串评论,总结来说就是‘艾瑞克说的对,微软做的不对,白宫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新科技产业’,巴拉巴拉。

同时,当雅虎股价最终在感恩周第三个交易日正式达到79 . 68美元,市值冲破1000亿大关时,美国在线管理层和大股东却在为艾瑞克一句‘我看不到美国在线的未来’而鸡飞狗跳。

虽然在整体大盘走势带动下,美国在线的股价没有再出现大幅下跌,面对美国在线股价连续震荡的局面,持有美国在线大批股票的摩根士丹利总裁约翰·马克不得不亲自打电话给艾瑞克,希望他能够出面为《纽约时报》专访中针对美国在线的言论做出一些‘补充’。毕竟,萤火虫体系还持有美国在线10 . 7 % 的股份。美国在线股价下跌,萤火虫体系同样将损失惨重。

在海外,受到艾瑞克专访文章的提醒,很多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媒体也随之开始跟进,展开热议的同时,无数海外媒体开始强烈呼吁政府加强对本国新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并限制北美互联网巨头的入侵。

纷纷扰扰之下,事情发展到最后,艾瑞克在专访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都成了很多人的纠结目标。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某个家伙的嘱托,英特尔刚刚上任的公司总裁兼CEO克瑞格·贝瑞特在一次接受CNN采访时特意表示,大门同学私下里非常平易近人,性格爽朗,喜欢开玩笑,绝对不是艾瑞克·威廉姆斯声称的那种自大的人。

不过,克瑞格·贝瑞特不解释还好,这番解释,反而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不知道为何,‘自大的比尔’很快成了很多媒体对大门同学的调侃,这个绰号最终伴随了大门同学很多年都没有彻底消散。

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北美几大航空公司不知道为何也参与进来。

洛克希德·马丁总裁在接受采访时很是幽怨的表示:联邦不止有波音公司,还有洛克希德·马丁。

某个被忽略在角落里的直升机制造公司也弱弱地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艾瑞克·威廉姆斯最喜欢的VH - 60直升机,是我们造的。

这些年来,虽然财富积累越来越庞大,不过,艾瑞克给公众的感觉也越来越低调。

大部分人对艾瑞克的个人印象都是大导演、超级富豪以及花边新闻,却没有多少人对艾瑞克拥有的财富和权势有着太深刻而直观的印象。

但在这短短一周时间,随着艾瑞克·威廉姆斯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所引起的世界级媒体讨论风潮,无数人也终于感受到了艾瑞克这些年来不知不觉中积累下来的恐怖社会影响力。

只是一篇专访文章,数万亿美元规模的纳斯达克大盘随之上涨,全世界主流媒体展开热议,联邦政府部门疲于应对,无数企业巨头响应跟进,新科技领域风云变幻。

这个年仅二十八岁就登顶世界财富之巅的青年,仿若一条习惯于保持平静的巨龙,当对方漫不经心地扑扇起翅膀,整个世界便开始风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