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您慢走。”
刘翠花摆着手送走了吴玉芬。
刚才的气氛非常融洽。
因为冯慧珍把事情解释的妥妥当当,而且态度非常端正,一看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软弱胆小的5岁小姑娘的位置上。
也取得了大伯母吴玉芬的谅解,这件事现在皆大欢喜。
冯慧珍也说的很明白,自己答应了顶替冯建国下乡插队。
明天吴玉芬就去街道给冯慧珍报名。
两厢这里一说好,事情圆满的完成。
刘翠花看着远去的嫂子的背影,心里不由的热热的。
忽然之间,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回头就看到正蹒跚着往里屋走的冯慧珍,看着打颤的双腿,就知道这跳到河里能是啥好事儿。
本来家里就吃不饱肚子,再跳进河里,费了那么大力气上来,这孩子这一次可受了大罪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从河里上来醒来之后,反而懂事了。
刘翠花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自小被他们夫妻两个养的任性又倔强。
这是第一次孩子勇于承担错误,居然还把能把事情圆的这么满。
当然心里更是恨透了冯改花,平日里老是窜过来找自己闺女玩儿。
她想着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在一块玩儿也没什么。
却没成想那个冯改花居然有这么坏的心眼,动不动在自己闺女耳边吹这个阴风。
怪不得闺女最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急忙走进去,扶着闺女进了里屋,把闺女扶着躺在炕上。
“你这孩子别瞎动,娘去给你弄满白面拌汤。你喝了养上两天就好了,最近好好的把身子养一养。”
心疼闺女这轻飘飘的身子骨,生怕她到了乡下插队,会受不了那个苦。
可是这是到日子艰难,就算是在家里,也得到生产队去上工。
“娘家里没多少粮食,您就别弄白面拌汤。照您怎么浪费咱家可熬不到秋收。就那高粱面,随便弄点儿粥,我喝半碗就行。”
冯慧珍自然知道老娘的好意,家里哪还有白面呀
母亲要去弄白面拌汤,意味着就要到村里去找人家借。
这不年不节的问人家借白面,一方面落口舌,另外一方面家家也没有富裕粮食。
落到有心人的眼里,说不准会怎么在底下怎么念叨他们家。
听到女儿这乖巧懂事的话,刘翠花眼泪差一点落下来。
家里日子过得艰难,一天就吃两顿饭,顿顿都是稀汤寡水。
这孩子这一次又遭了大罪,要是不补一补,是生怕这孩子到了农场挺不住。
“不!娘一定得给你好好补补,就是吃高粱面也行,娘柜子里还攒着五颗鸡蛋,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吃一颗。咱家鸡从今天开始,下的蛋都给你吃,赶你去农场之前,你要一定得把你身子骨养好。”
刘翠花转身就急急忙忙去了灶房。
听到刘桂花打开碗柜的声音,冯慧珍默默的躺在被子里,没有再拒绝。
这是母亲心疼自己的心意,不接受会让母亲更过意不去。
她知道家里就养了两只鸡。
他们家的人口养鸡不能超过五只,就算想多养,谁家也没有粮食可以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