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会的上半场结束,央视音乐频道的记者和意大利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们都开始忙碌起来。这中场休息的半个小时,他们都必须得找些节目来播出,以留住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当然,不可能全部留住,但能留多少就是多少,他们都要尽力去争取。
这期间,去采访后台的演奏家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特别是肖雨然吴泓芹龙雪瑶几位,她们今天的演出到此为止,也不需要再准备接下来的演出。
然后就是音乐厅里面的观众,普通的以及专业的,都是可以进行采访,听听他们述说上半场就交响音乐会的感受。
他们也把一部分时间留给远在燕京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和两位教授嘉宾,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听他们比较专业的点评。还有对下半场演出的展望,吴亦芬教授毫不吝惜对几位中国年轻的演奏家们的表扬和赞誉,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称她们是全世界同年龄段最为优秀的。
至于秦放歌,很难用具体的形容词来描述,把他看成是上帝神仙之类的化身,其实更加合适。
对于下半场的演出,特别是秦放歌第一交响曲,吴亦芬教授和路平教授也就捷克爱乐乐团在卡尔帕奇的指挥下,音乐风格和演绎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也算是提前为观众们打好预防针。他们的演奏可没中国爱乐乐团那么快也没那么充满激情和热血,他们更注重音乐内涵和思想性的挖掘,演绎的速度一向都是比较缓慢的,目的就是让观众慢下来静静体会和享受艺术的纯真与美好。
音乐厅后台几个刚演出完的姑娘,也都有接受采访,秦放歌也鼓励她们跟广大的观众拉近一些距离,让观众们认识她们更多面也是相当不错的。他自己的话就没那特别的必要,就像是央视那边,其实一直都有想找他拍纪录片的。当然,不是他请导演拍《舌尖上的中国》那种纪录片,而是讲他这个传奇音乐家的生活,演出,创作等等。
这也并不稀奇,别说是秦放歌这样有名的人了,那些没他出名的,也都有各种拍摄纪录片。不过很多都是他们自己联系拍摄的,比如一些年轻运动员什么的,不过往往播出效果就不能细究,主要还是图个自己心底舒坦。
中场休息的三十分钟一晃而过,意大利广播电视台那边,跟央视的做法差不多,也是顺便插播一些广告,但不是那些常见的牛皮癣广告,而是专门赞助这次交响音乐会和歌剧的赞助商的。基本也都是相当有来头的,汽车手表奢侈品一类的。
下半场的交响音乐会演出同样准时进行,秦放歌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春》。
意大利广播电视台同步进行播出,国外的这些观众,也都不自觉的会拿他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来做比较的。
事实也证明,这是完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秦放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极具中国音乐的风格和特征,其所表现的东西和情感,对这些欧美观众来说,也是特别具有异域东方味道。也都感觉得出来,秦放歌所做的努力,将中国的音乐,带到世界的舞台来。这事并不是他第一个做的,早在百多年前,就有很多的作曲家们做出这样的尝试。
古典音乐也不只是德奥音乐,还有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很有特点的俄罗斯音乐,其他像是捷克,以及新大陆的美国作曲家,也都百花齐放。
小提琴协奏曲之后,就是这场交响音乐会的重头戏,秦放歌的第一交响曲。但并不是由他自己亲自指挥的,卡尔帕奇是个相当有表现欲望的指挥家,但他更希望的,还是把对音乐近乎哲学的理解,传达给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没点新奇的东西或者叫噱头,真搞艺术也没多少人知道。
这场交响音乐会,对中国的观众而言,正是观看的最佳时段,时间正好是晚上。也是央视音乐频道收视率有创新高的节目,国内的微博和朋友圈这样的地方,也都比较流行相关的东西。这就感觉跟世界杯来临的时候一样,大家都在讨论,即便不是球迷的人,也都有加入进来,因为大家都在讨论,你自己不这样,感觉就被社会抛弃一样。当然,很多人都觉得光看球特别无聊,不赌点什么根本就不刺激。于是,各式各样的赌球,也越发成为常态。
当然,秦放歌这样的交响音乐会和歌剧演出,是没法赌什么的。主要也还是奔着提高品位,讲出去提升逼格。就算不去现场,也是可以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各种为他打call的。相关的宣传也是称秦放歌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特别他演奏《丝绸之路》,《春》这样特别有中国音乐风格的作品,也是跟中国传统以及现代的文化紧密结合的。很容易就勾起观众们的爱国心和自豪感,这也是人们心底最朴实的情绪。
而且,这样文化输出的感觉,也真是挺爽的,尤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点之后,更加觉得有意义。
秦放歌的第一交响曲,这回虽然是由捷克爱乐乐团来演绎的,但这不也真正说明了一点。秦放歌这个产自中国本土的音乐天才,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得到了捷克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名团的认可,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跟过去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小打小闹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吗?
在捷克爱乐乐团的演绎下,这首交响曲的平均演奏速度缓慢了太多,这样的速度,对指挥家和演奏家的考验更高。捷克爱乐乐团也充分向全世界的观众诠释了,他们为什么能排名前列的缘由。
高水平的演奏家,特别是管乐演奏家,在这首交响曲的表现,堪称淋漓尽致。
秦放歌这个作曲家想要在交响曲中所传达的情感,在英国管,单簧管,双簧管等精彩的演奏下,把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传递到了每一位现场以及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心中。
这种人类心底共同的情感,也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
捷克爱乐乐团的演奏速度慢,但慢得有力量,有内涵,那种满载着历史沧桑和厚重的感觉,也让观众们充分体会到,这首交响曲被秦放歌命名为《致新世纪》的部分缘由。
这首被广大古典音乐同行以及乐评家誉为“完美的交响曲”,也确实展现了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即便是初入古典音乐坑,或者还都还没有入门的观众,都能把这首交响曲完整的听下去,完全是可以作为交响曲入门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