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兴六年二月,关羽葬于成都南郊惠陵之侧,陪葬惠陵。
这是属于臣子的最高礼节,同时也是在刘备生前就已经确定好的,三兄弟死后也要葬在一起不仅关羽,将来张飞亡故后,也是在陪葬惠陵,一左一右继续护持昭烈皇帝。
建兴六年三月,春耕以后,天子诏书传到雍州长安,改雍州刺史张溪为荆州牧,前将军,即刻赴任荆州。
北伐过后,天子曾经一通封赏,比如王平就升为安汉将军,关平升任左将军,寇封升为后将军可惜,张溪还是前将军。
没办法啊,这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因为北伐前期的指挥问题,导致左冯翊和右扶风失守,张溪是要承担责任的。
本来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张溪是要降职为左将军,代行前将军,雍州刺史事,但刘禅在这件事情上意外的坚持,只是功过相抵,不升不降而已。
诸葛亮很意外,但随后,他接到了刘禅的密信,就再也没有再提这个事儿。
其实站在刘禅的立场上来考虑这个事情,倒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刘禅要坚持这么做。
第一,刘禅要施恩于将士们,尤其是在外领军的将领们。
刘禅不是马上皇帝,北伐的时候他也只是坐镇后方,存在感不强,他必须要通过战后的封赏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第二,在刘禅看来,这次北伐虽然不算大成功,但好歹也不算失败,至少攻下了南阳郡,有了进攻中原的通道。
如果因此苛责关中作战的将士,却奖励荆州作战的士卒,好像有点不公平。
第三,刘禅也需要给张溪施恩。
不同于二叔,三叔,相父,赵叔父这些自己的亲近的人,也不同于庞侍中,法尚书这些自己经常接触的人张溪自从刘禅有印象开始,就一直是在外征战或者镇守,基本不在成都。
说白了,刘禅对张溪并不了解,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亲密。
而以如今张溪在大汉的地位和人脉,刘禅一直是想加以笼络,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再一个,总不能让新任的荆州镇守,带着被贬之后的待遇,起荆州赴任吧传出去不好听啊,别人还以为荆州是什么发配的地方呢。
基于以上的考虑,刘禅对诸葛亮的疏奏内容,做出了一些改动。
而诸葛亮对此的评价是天子仁义而聪慧,乃英主之才也。
嘛,反正诸葛亮是不会说刘禅任何坏话的,再加上这次刘禅确实是有自己的理由的,虽然这些理由有些不太站得住脚,但天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主意,难道自己还要反对不成?!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吧。
建兴六年四月,张溪收拾行装,交接好雍州公务,留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继续呆在长安,自己则带着长子张正,一起踏上了去荆州赴任的道路。
顺带一提,同路的,还有一个老头子,王朗。
王朗是打算从武关入南阳,最后转道洛阳回家去的。
是的,王朗最终没有答应大汉天子的挽留,也没有出任大汉司徒之位都七十几岁的人了,犯不上为了这点名利而晚节不保。
王朗在被诸葛亮送到成都面见刘禅后,刘禅心领神会的对王朗多加恩遇,摆出一副招待当世大儒的样子出来,好不热情。
但王朗也不是善茬啊,大家都知道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所以王朗在成都呆了几个月,确实是以讲学为主,顺带收割了一波蜀中世家的人望。
一说起在大汉仕官的事儿,王朗直接打哈哈的糊弄了过去。
最后,大战结束,局势已定,王朗还是找机会向大汉天子请求,让他重回故里。
没办法啊,家人都在洛阳,他不可能孤零零一个人老死于成都吧。
刘禅不是心狠手辣的主,在问过诸葛亮的意见后,把王朗留过了新年后,还是亲自赠送马匹车架,送王朗回洛阳去。
反正大汉这边是一直对王朗以礼相待的,而王朗这一趟成都之行,大汉也给世人展示了一个礼敬贤人的态度王朗真心要走的话,与其强留,不如展现一下气度,放人回去。
接下来,压力就来到了曹魏这一边当然,这是后话。
总之呢,因为王朗要回洛阳去,张溪又正好要去荆州赴任,所以诸葛亮就安排王朗跟张溪一起走,省的王朗万一在路上出个什么意外,那大汉就有嘴也说不清了。
带着王朗走呢,张溪倒是没啥意见的虽然在两军阵前嘴炮了一顿,但双方毕竟都没有翻脸,关系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