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的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来了。
跟汝南三县不同,那地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派兵去支援许昌,守住三县,要么派兵去,放弃三县贾逵不可能放弃整个兖州的。
所以,贾逵必须在保证兖州各地防务,尤其是在东吴的窥视下,尽可能不影响各县防务的抽调郡兵能抽调出五千人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就这样,贾逵亲自带着五千兵马支援许昌,把兖州的防务交给了老搭档蒋济,尤其叮嘱蒋济要防备东吴。
毕竟,那帮不要脸的玩意儿,玩偷袭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那个呆在寿春的陆逊,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趁火打劫,几乎是必然的。
就这样,许昌方面,陈泰在短时间内,集齐了两万五千士卒,用来守城对抗两万蜀贼,暂时问题是不大了。
但,也仅限于防守,要主动击退蜀贼,还需要等待合适的战机出现,目前是只能相持。
而同样陷入相持状态的,还有孟津,虎牢关两个方面。
而比起相对安稳的虎牢关方面,孟津的形势其实并不算太乐观。
虎牢关有雄关守护,王凌又带了一万洛阳郡兵过去驻守,等邓艾带兵抵达虎牢关附近时,王凌已经早一步入关了面对这样的雄关,一比一的兵力对比,哪怕是邓艾,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威胁到虎牢关。
但司马兄弟驻守的孟津,可就凶险多了。
而这一切,还得从司马兄弟守卫函谷关的时候说起。
司马昭当初驻守函谷关北侧通道,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真的就陷入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面对魏延亲自率领的七千北军的进攻,司马昭带领的五千郡兵,又无险可守的只能当道下寨,确实守的很苦。
没办法啊,兵力处在劣势先不说,士卒战力也不是一个等级的啊,洛阳郡兵根本不是大汉北军的对手,面被动挨打是肯定的。
但司马昭知道,自己真的不能退,自己要是退了,这个洛阳肯定不保,而他们司马家,估计这辈子的前途,也就到这儿结束了。
毕竟那个时候,司马昭还没有得到任何司马懿从鲁阳退兵的消息呢。
因此,司马昭是真的发了狠的在奋战,奋力的拖延时间。
有几次,汉军都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杀入了司马昭所在的营寨内,甚至有一次营寨外墙都已经失守了,是司马昭拼了老命,带着亲卫杀上去,才算是堵住了缺口,击退了那次进攻。
司马昭本人都在那次战斗中身中两刀负伤,只是万幸都是皮外伤,且伤的也不算太重。
就在司马昭不确定自己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坚守下去,到底要不要弃守逃命的时候他的兄长司马师,带着一万五千河东兵,及时赶到了函谷关。
司马昭这才稍微的松了一口气,心想着有一万八千多士卒守卫,这个函谷关,总该丢不了了吧然后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起开始了担惊受怕。
是,有了大量的援兵到来,魏延那边也不敢大意,主动收缩兵力休整了一下,大概有三天时间没有发起进攻。
但第四天,当蜀贼再次发动进攻后,司马师主动让自己带来的河东士卒接战不这么做其实还好点,但司马师偏偏让河东兵去对阵大汉北军,麻烦就大了。
司马师带来的河东兵,大多是世家大族临时拼凑出来的私兵,个人战斗力还行,但几乎没什么纪律性和组织度,这种军队打顺风仗也许不错,但打逆风仗,尤其是面对凶悍的大汉精锐北军,那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大战开始后,河东郡兵只硬扛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开始陆续溃散如果不是司马师当机立断,斩杀了一些溃逃士卒,而司马昭也带着自己剩下的三千洛阳郡兵及时顶上,挡住了大汉北军的追杀,恐怕就是一个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
现在的司马师,要是遇到陈祗的话,大概会很聊得来但如此情况,司马师也没办法,他只能是尽量收拢败兵,然后重组阵型,配合司马昭,继续依托营寨防御坚守,拖时间。
可真的很难。
司马俩兄弟发现,明明是他们兵力占据优势,但面对不到七千大汉北军的进攻,他们居然还处在绝对的劣势,依然在被动挨打。
而更要命的是,对面的蜀贼好像也在爆兵,除了那战力凶悍的精锐部队外,里里外外的还有一万余援军到来。
这支援军的战力如何,司马兄弟暂时还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哪怕这支部队有精锐部队一半的战力,那他们两兄弟,无论如何也守不住这个函谷关。
就在两兄弟发愁的时候,司马懿的军令到了让他们弃守函谷关,退保孟津渡口。
两兄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准备撤军。
司马昭还是比较讲义气的通知了一声还在守函谷关本关的夏侯和,让他一起撤,至于是回洛阳还是去孟津,就看夏侯和本人的意思了。
总之,两兄弟算是有惊无险的,带队撤离了函谷关,退守到了孟津渡。
可这两兄弟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抵达孟津渡,好不容易扎营安置下来,休息了不到三天的时间魏延也跟了上来。
而这次更要命的是,除了魏延外,还有一个黑脸白须的大将,领着一万士卒,跟魏延合兵一处,一起往孟津渡的方向过来了。
司马两兄弟那个郁闷的啊招伱惹你了?!
放着好好的洛阳不去,非要来为难我们俩兄弟作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