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滢滢正与傅老大夫前往池州,两人一路花了大约七八日的时间,就出了旌德,到了青阳县,恰巧又碰到了一个顺路的商队,便跟着他们一起走。
四月底的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虽然天上现在不见太阳,但还是热,是那种闷闷的热。
池州地处大周朝中央位置,又有白松江在此地经过,所以这里的商队和船队来往都很多。
靠近池州的地方,路边都设有小店和茶棚,专门供应商队和行人休息的地方。
茶棚伙计肩上搭着布巾,叹了一口气,道:“这鬼天气,怎么突然就热起来了,往年也不见这么热啊。”
旁边有歇息的茶客开口接道:“这说明老天爷要下雨了,伙计,加茶。”
茶棚伙计拎着铜壶过去,给他加了茶,笑着道:“您说得也有理,眼看这桃花汛一过,田里的青苗都起来了,是该下雨了。”
正在这时,小路尽头慢悠悠地晃出了一辆老牛车,车上坐着几个人,朝茶棚的方向晃过来。
那伙计眼尖,连忙迎上去喊道:“几位客人,赶路辛苦了,可要在小店里喝几杯茶解解渴?”
那牛车走近了,除了牛车的车夫以外,后面是坐着两个人,一老一少,老的发须皆白,约莫有五十来岁了,少的是个少年人,只有十七八岁,穿着青色的葛布长衫,生得十分俊气,两人正在说着话,听见了这一声喊,便纷纷转过头来。
老者说:“一路行来,是有些渴了。”
少年道:“那咱们就停下,歇息片刻。”
他说着,伸手拍了拍车辕,对车夫道:“劳驾,在那茶棚边停一停,我们喝杯茶,您也来喝,算是咱们请的。”
车夫听了,自然没有不愿意的,赶着车在路边停了下来,少年率先从车上一跃而下,然后扶着老者下来,往茶棚的方向走过来。
茶棚伙计早就预备了一张干净的桌子,请他们坐下,又笑着问道:“几位想喝点什么茶?”
少年答道:“劳驾来几杯解渴的粗茶就行了。”
“好嘞,”那伙计扯着嗓子应答:“您稍等!”
等茶上来的时候,少年便对老者道:“傅老,照您之前说的,算算时间,咱们应该要到了吧?”
那一老一少两人正是从绩溪出发,前往池州的楚滢滢和傅老先生。
他们这一路行来,也颇是波折,起先步行,后来又搭上了一队商队的顺风车,走了七八日,租了一辆马车,后来又换成了眼前的牛车,不可谓不辛苦。
傅老道:“是,差不多了。”
恰在这时,那茶棚伙计从里面出来,给他们添茶,马车车夫憨憨地道:“再走四里路就到了,我从前来过池州,认得路。”
茶棚伙计便笑着搭话道:“原来几位是准备去池州城的么?”
楚滢滢接道:“正是。”
茶棚伙计便道:“那可要快些赶路了,我瞅着这天色,下午就要下大雨了,您们可得抓紧时间进城去。”
楚滢滢谢过,傅老大夫道:“等进了城,我先去找我那位好友,与他碰个头再说。”
楚滢滢点头:“好。”
正在这时,旁边有人谈话,一人道:“秦老丈,您儿子不是进京赶考去了么,怎么样?中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