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露面(2 / 2)

而他们这次对李桂成下手,极有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若是高丽的两位皇子先后在大梁被杀,高丽必定无法容忍。

更何况那位高丽太子李胜贤太过急功近利,一心想当震古烁今的高丽王,所以,他甚至极有可能会在倭国的煽风点火之下,对大梁发兵。

不过,好在陈安晏早早的发现了端倪,他利用了李文栋的令牌,安排了一些大内侍卫悄无声息的去偷袭午门附近等候李桂成的那些倭国人。

随后又让那些大内侍卫以及顺天府的官差埋伏在马车附近,等到那两个倭国人挟持着李桂成来到马车附近的时候,那些官差突然出手,直接将李桂成救了出来。

事实上,从那天一直到现在,李桂成一直都在高丽官驿里面。

因为之前被那三个倭国人偷袭受了些伤,再加上又中了毒,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李桂成一直都在养伤和解毒。

而唐大年也一直都在高丽官驿处理公务。

因为有大内侍卫的把守,再加上朝廷明令禁止朝廷官员随意进出外邦使臣的官驿。

所以,就算是有一些大臣怀疑唐大年和李桂成躲在了官驿之中,他们也没有办法证实。

“不好1

这时候,终于有人反应过来,说是倭国使团的人已经在昨日离开了大梁京城。

再配合昨日顺天府发出的那个关于抓住了一个外国奸细的告示,这些大臣们很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一切必定都跟藤真一郎有关。

另外,按照李桂成的说法,之前来偷袭自己的那三个倭国人之中,那两个挟持自己的倭国人被大内侍卫直接杀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剩下的那个却是在官驿之中连杀了数名高丽人,最后也被他的手下杀了。

那三具尸首已经被送去了顺天府。

而且,已经有一些人认出了,这三个人正是跟着藤真一郎来到大梁京城的倭国使团中人。

听到这里,不少大臣都义愤填膺,想请李文栋派人去将藤真一郎等人追回。

李文栋想了想之后,却是朝着旁边的李彧问道:“皇上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李彧也想了想,他看了看下方的李桂成后,不紧不慢的说道:“朕以为,那倭国使臣追不追都不打紧,如今最重要的,是我们大梁和高丽须及早提防倭国。在最近这几个月里,倭国闹出了不少事情,这次我们看破了倭国的诡计,他们接下来必定会有其他动作。且先不说我们大梁,朕以为三皇子倒是要尽快回去通知你们太子,毕竟你们高丽国内的情况要比我们大梁复杂的多……”

李彧说的有些隐晦,但大家也都听出了他的意思。

如今还有不少倭国的军队在高丽,所以一旦倭国有什么动作,最先有危险的一定是高丽。

虽说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李彧为了高丽的颜面,还是没有明说。

李桂成听了倒是脸色有些变化。

他的确听说藤真一郎已经离开了京城。

原本在他看来,大梁朝廷应该不会放过这个对付倭国的机会。

可是从李彧刚才的那番话来看,李彧的意思似乎并不想直接对付倭国,而是想继续采取守势。

不过,仔细一想,李彧会有这个想法倒也正常。

毕竟如今李彧还没有正式掌权,若是他想要提出对付倭国的话,日后在争权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处于弱势。

而且,李桂成也知道,虽说李彧是这般想法,但做主的还是李文栋。

所以,李彧在说完之后,包括他自己在内,都看向了李文栋。

而在李文栋沉吟的这段时间里,倒是有一些大臣站了出来,说是不能放过倭国。

毕竟大梁可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北跟北周和西夏对峙也就算了,这小小的倭国也要欺负到头上,这些大臣自然不愿忍。

不过,也有一些大臣夸赞李彧这个决定乃是英明之举。

就在双方即将开始争辩起来之前,李文栋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不愿轻启兵事,确实是一位有道明君,对于大梁来说,实乃一件幸事1

听到李文栋这么说,那些大臣都以为他要同意李彧的说法。

有几个大臣正要说话,李文栋却是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这次倭国的做法着实让人生厌,本王觉得还是得适当的敲打敲打1

下面的那些大臣听到李文栋都这么说了,自然高呼“王爷英明”!

随后,李文栋又下了几道旨意,一方面彻查潜伏在大梁的奸细,特别是在京城一带。

另一方面,限制大梁跟倭国之间的买卖。

对于大梁来说,并不需要向倭国购买什么东西,可倭国不一样,有许多东西都要依赖大梁。

如此一来,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倭国。

而这种反击,并不需要通过战争来实现。

所以,相比李彧的隐忍和被动的防守,李文栋的对策则显得更有针对性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