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真知道宋执能够自由出入临海城,地位已不同以往,必是受到新皇看重的。
可到底年岁太小,行事若太轻狂,行差踏错一步,恐将像他一样万劫不复。
到时候,可不会再有第二位太子殿下伸出援助之手。
宋执终于等到伯父开口,不假思索地反问。
“伯父,我既要忠君,却不了解君王之心,我该如何效忠?”
宋时真在年少时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把当时长辈们教导他的话一字不差地传达给宋执。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罢了。”
“若君让臣死后君也可能会死呢?”
“当以死谏警醒君王,不可以污名累及君王,应以国体为重。”
一国之君之重,远高于宋家个人乃至全族的生死荣辱。
有时候君王的死可以导致整个国家的覆灭,所以宋家忠君便是爱国。
宋时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先皇说宋家做错了事要受罚,宋时真并没有着急洗脱自己的罪名。
公道自在人心。
史书自有定断。
就算先皇不为他翻案,自有后人来评说。
但活在当下却不能因此而怨恨君王,从而让他人以此为把柄攻击君王。
这是宋家的忠君之道。
哪怕宋家同族的人认为宋时真此言听上去很顽固,但也是非常的赞同。
“我赞同且支持伯父的想法与做法。”
宋执满眼敬佩之色。
伯父受了这么多日的牢狱之灾,还能够坚守本心,确实是忠君的榜样。
宋执认为,正因如此,当今陛下才会对宋家施以援手,暗中相助。
宋时真被宋执真诚的眼神盯得不太好意思。
因为仔细想来,他在朝堂的作用除了以死相谏以外,也没有其他成就。
况且。
有些事他判断得可能有误,比如,太子殿下当初是否存有异心。
哪怕整个南越都传遍了先皇是被陈氏与大皇子下药毒害的,人物证物确凿,但事出有因。
这个因,还是在当初的太子殿下身上。
许多事情,若非太子殿下刻意而为之的话,父子之争这一战势必打不起来。
“伯父见到陛下想说什么?”
宋执看到伯父的眼中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旁敲侧击着问。
“可是想问先皇之死?”
“嗯……”
“先皇之死的来龙去脉天下皆知,伯父若今日一问,给了有心人攻击陛下的把柄,再生波折,于南越国祚不稳。”
宋执的话如雷贯耳,让宋时真如遭雷劈愣在当场。
是这样吗?
似乎确实是这样。
可陛下若身正不怕影子斜,又何惧他一问?
“伯父,陛下行得端坐得正自然不怕你问,可侄儿认为此时比起质问,宋家更该做的是相信,君与臣向来是双向选择,君不疑臣臣不疑君。”
宋时真脸色变了又变。
他终于知道宋执说了这么多话的目的。
“宋执,是陛下派你来让宋家为他作证继位登基一事有多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