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4年,大赵皇帝石遵,拜石闵为丞相,总领百官,主持朝政,内外诸官吏之任免职权,皆归石闵统筹。
石闵为此,在朝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与人事调动,推行新政。
由于大赵继承的是魏晋以来的官制,故而石闵保持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变,但是人员必须调动!
在中央,石闵改革中央官制,裁撤一些不必要的虚衔,简化三公九卿制。原来的朝中有整整“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它们是为了尊崇士族望重之饶荣宠性虚衔。
但这样大大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所以被石闵上书,请石遵裁撤了。
人事调动方面,石闵自然是丞相、录尚书事,总揽国政;石璞为太宰,管理皇家事务;李农为大司马,总管兵马;冉良为中书监,管理中书省,令仍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
文章为司徒,掌民事;申扁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申钟为司空,专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设。
石闵改革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中书监、司徒、大司马,丞相高高在上。九卿,是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郎中令、大司农、少府。
九卿为中二千石之官,多进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随事为员。
石宁为太常,掌宗庙礼仪;文泰为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李信为卫尉,掌宫门卫屯兵;石琨为太仆,掌舆马;王朗为光禄勋,掌诸归义蛮夷;秦牧为大鸿胪,主管邦交;崔皓为廷尉,掌刑辟(本来崔皓是不愿意出誓,不过被石闵直接任命了);冉文为大司农,官吏农事;梁犊为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这一下,汉人大臣全面主政。
石闵能够一下子进行改革,还得益于这个纷乱的时代。
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影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
朝廷又影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它们是为了尊崇士族望重之饶荣宠性虚衔。此外又影位从公”。
凡骠骑、车骑等将军及光禄大夫等,若影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都属于位从公。这时期,中书省的中书监、令仍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
由于中书省权势日重,对皇权专制的威胁渐大,于是晋时将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并且扩大其长官侍中的权力,使它参予朝政,“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以此来限制中书省的权力,互相箝制。
此时尚书台作为执行机构,其组织愈加完备,分工也更为细密了。
在朝廷不设“录尚书事”时,则以尚书令为尚书台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共同参预朝政。其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西晋时,尚书台曾设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等六大曹,以后又有一些增减,至东晋时成为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大曹,每曹各设尚书为其长官。西晋时又置曹三十余,设尚书郎二十余人,分曹主事;东晋以后逐渐省并,以三、四个曹为一部,或五部、或六部不定。
南朝时,改尚书台为尚书省。
总之,这一时期是三省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权限、分工也是逐渐趋于严密的。
由于三省权力的扩大,原秦汉以来的九卿职权多被侵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卿的职权已有很大变化,有的只徒具虚名,有的则从中央执行机构一落而成为某一方面的具体服务机构了。
譬如光禄勋原是皇帝的侍从武官长,握有兵权,西晋时称光禄卿,只有空名了,以至“不复居禁中,又无复三署郎,唯外宫朝会,则以名到焉。”北齐时光禄卿成了安排筵席的衙门了。
这且不,军中石闵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大司马李农之下,设置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董匡为骠骑将军,王平为车骑将军,用此来制衡李农。
除此之外,朝廷的军队进行精简化,原有的六十余万兵马,经过裁撤,只能留下三十二万人。
……
建章宫,常青殿。
“皇兄!请恕臣弟直言!你若是再不阻止石闵,我们石氏,我们大赵国的江山社稷便完了!”
石琨、石宁与石鉴三人跑到石遵的跟前哭诉。
“石闵简直是狗胆包!皇兄你为何如此纵容他?”石琨一脸不满,“现在朝中尽是汉臣!三公九卿,几乎都是石闵一系的人,石闵想干嘛已经是昭然若揭了啊!皇兄,当此时,请你下诏诛杀石闵,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石宁亦是急声道:“陛下,琨王兄所言极是。石闵的狼子野心,早就是人尽皆知的!父皇在世的时候尚且能压得住他,现在父皇撒手人寰了,还有何人能驾驭得了他?我们这几个你的心腹,尚且被边缘化,沦为了有名无实的官员,他日等石闵巩固了自己的根基,焉能放过你我兄弟?焉能不行那篡逆之事?”
闻言,石遵沉思了一会儿,道:“你们的这些,朕都知道,朕很清楚。”
“陛下,既然你知道,你清楚,又为何如此宽纵石闵?殊不知养虎遗患?”
石遵苦笑着道:“你们以为朕不知养虎遗患之理?你们没坐到朕的这个位置上,看不出其中凶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