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大街上,天凉秋分扫落叶,一处门庭高大的府邸前都显出几分萧瑟,亦或者只是来人的心理作用。</p>
易书元等人来到了当朝宰相门前。</p>
<div class="contentadv"> 门没有开着,但易书元知道有两个上了年纪的门房坐门口小屋口打着瞌睡。</p>
“咚咚咚”</p>
门环敲门的声音惊醒了门口的两个家丁,立刻有人起身前去开门,打开偏门走出去一看,外头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儒生和两个老人。</p>
“你们是谁啊?知道这是哪么就胡乱敲门?”</p>
一个家丁没好气这么说着,另一个似乎觉得来人也颇有气度,便跟着开口说一句。</p>
“我家老爷说了,不见客!”</p>
儒生当先拱手问礼,带着和煦的笑容道。</p>
“鄙人姓易,是楚大人的故人,此番来承天府,特来找楚大人叙旧,还望两位通禀一声,我想,楚大人会见我们的!”</p>
两个门房犹豫一下,看人待物久了也会有种特殊的感觉,眼前这人不简单,遂也不敢真的再赶人。</p>
留下一句“等着”,便有其中一人进入了府中。</p>
楚府后方的花园中,陪着小孙儿在那用破抄网捞鱼的楚航似乎是在孙儿身上找回了童趣,正玩得不亦乐乎。</p>
这时候家丁匆匆跑了过来。</p>
“老爷,外头有客人来访,说是姓易,自称是老爷您的故人,但看着年纪不太像,只是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就来通报一声.”</p>
楚航已经愣住了。</p>
“爷爷,爷爷,鱼跑了,爷爷——”</p>
孙儿的声音把楚航唤醒,随后他脸上露出惊喜之色。</p>
“快快有请,快快有请!不不,我亲自去请!”</p>
差不多的时刻,皇宫御书房中。</p>
当今大庸天子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p>
“什么?谭元裳来了?事先一点消息的都没有啊!”</p>
在皇帝眼中,谭家人以及谭元裳都是很精明的人,十分善于明哲保身,他不觉得京城的事情谭家人会始终不知情,但谭元裳一大把年纪直接来承天府,并且事先没有一点音讯,着实有些让人惊讶。</p>
皇帝这么想着还是看向前来通报的太监。</p>
“让他进来吧!”</p>
不多时,就有太监来到了御书房外,恭敬地对等候在此的谭元裳道。</p>
“谭公,陛下请您进去。”</p>
“好,多谢公公!”</p>
自武宗皇帝弘兴末年时起,谭元裳就已经不怎么进皇宫了,这次一来他就察觉到了,宫廷之中明显修缮过了,而且工程量不小。</p>
等进了御书房,里面明显比外面温暖一大截。</p>
里面的皇帝正在伏案书写,这个御案前的人如今正年富力强,谭元裳收束心情上前行礼。</p>
“草民谭元裳拜见陛下!”</p>
皇帝抬起头来,只是当看清谭元裳的那一刻,心中却不由微微震动一下。</p>
这自然不是因为长期没见谭元裳而想念了,而是如今的谭元裳显得太过年轻了,以至于刚刚让他产生一种是一个中年儒士进来的错觉。</p>
“谭公不必多礼!”</p>
“谢陛下!”</p>
谭元裳面带微笑起身,不等他开口,皇帝带着玩笑的意味先询问了一句。</p>
“谭公当年也算是搜罗了天下奇珍,观伱驻颜有道,莫不是当初还得了什么仙药啊?”</p>
“陛下说笑了,若真有什么仙药,我定是壮年之资了”</p>
皇帝仔细看着谭元裳,这才察觉他脸上的皱纹和斑驳,头上也并非没有白发。</p>
“谭公近一些说话,这些年连朕都不清楚你隐居在哪,可是有能人专程去找到你的?”</p>
“陛下只是忙于朝政罢了,若真想知道,天下间又有何事能瞒得过陛下呢!”</p>
谭元裳走近一些,下意识看了看御案一角,没能见到那熟悉的盒子,皇帝似乎也留意到他的眼神,感叹着说道。</p>
“父皇喜爱书法,尤爱《行路难》,晚年已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殡葬之刻,我命人将他最爱的诸多书法之作陪葬皇陵了。”</p>
“陛下挚孝之心,先帝泉下有知定也是欣慰的!”</p>
谭元裳恭维一句,只是心中有些话却也没说出来。</p>
武宗皇帝确实钟爱书法,也尤其喜欢《行路难》,但对于此篇作品,也更多是有感于文中精神,其实他应该更希望代代传于帝王家的。</p>
只不过天子孝心也无可厚非。</p>
“对了,谭公何事归京啊?”</p>
皇帝忽然这么问一句,谭元裳也没有直说来意,而是笑着感慨。</p>
“人老了总会思念家乡”</p>
皇宫御书房内,谭元裳和天子也像是在闲聊,拉着家常说着与朝堂无关的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