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1 / 2)

阳春三月。</p>

长安郊外,筑起点将台。</p>

监国太子李承乾登坛拜帅,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兵部尚书李绩拜朔州道行军大总管。</p>

李承乾捧出一枚大印。</p>

“圣人在骊山宫疗养,不能前来,特命人送来一枚将军印赐予英公。”</p>

印盒打开,里面一枚银印。</p>

此印银质,伏虎纽,方形,重达六斤四两,印文铸征北将军印柳叶篆文</p>

印上方左侧刻阴文楷书,贞观十六年。</p>

大唐官印基本为铜,</p>

李绩这枚征北将军银印很特别,甚至他这个征北将军号也很特殊,大唐早就没有了汉魏以来的各种散号将军了。</p>

这次皇帝特颁他一枚征北将军印,足见皇帝对他的重视。</p>

“臣李绩谢陛下,”</p>

“谢太子殿下。”</p>

捧着足有一贯钱重的大印,李绩心潮澎湃,七路兵马,总计二十万军北征,全由他统领,这也是他头一次挂帅,总领这么多兵马。</p>

他知道近来朝野有很多声音,都认为他李绩不够资格挂帅,有很多声音都说应当请武怀玉来挂帅,那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还有人说请李靖出来挂帅,他是武怀玉的老师,用兵如神。</p>

有人说他李绩是常败将军,他是无法接受的,</p>

曾经他确实打过不少败仗,但这十几年来,他镇守并州,潜心钻研兵法,努力训练军队,也向李靖武怀玉他们请教过,他自认为今时不同以往,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证明自己。</p>

接过征北将军印,</p>

李绩开始点将,</p>

他从兵部官员手中,将一方方鱼符颁授给各路总管、副总管、子总管们。</p>

李绩直接统领的中路军,抽调了朔并等九州兵马及长安部份禁军,有总共六万府兵精锐,还有副总管突厥可汗李思摩率领的东突厥六都督府的三万兵马,以及一万青壮负责辎重。</p>

整整十万兵马。</p>

李绩认为,仅凭他中路这十万人,就可以直捣敌巢。</p>

当天,</p>

一支支兵马开赴前线,奔赴战场。</p>

大唐将士们士气高昂,对这场战争,从将军到士兵,全都是兴奋的,期待的,大唐这些年对外战争没有败过,</p>

打仗不仅能挣取功名,也能获得勋官和官阶职事,战争红利很大,一场仗下来,运气好不仅能发财,还能得勋得官,回家分田授地。</p>

先前的征西域,多少将士发了财,</p>

许多人直接在那边落户,授勋授职授田,甚至还直接官配给妻子,还赏赐奴隶牛马。</p>

原地起飞。</p>

阶层跃升。</p>

这比种地或做什么买卖,都发达的快。</p>

谁不兴奋。</p>

许多人错过了西征,现在不想再错过北征了。</p>

桃花盛开,</p>

那位被坊间热议最佳北征挂帅人选的武怀玉,仍还在骊山泡温泉度假,他的嫡长子太原郡公武承嗣也在吏部,领取了洛阳县令的告身,前往洛阳上任。</p>

皇城吏部衙门,</p>

一名员外郎亲自将武大郎送出门,</p>

正好与魏叔瑜碰上。</p>

“姑父何时回的长安?”</p>

魏叔瑜在洛阳任司兵参军也好几年了,</p>

“我也是今日刚回,”</p>

他笑着跟承嗣解释,这次回来是有了调动。</p>

“迁回长安了,调任东宫太子司议郎。”</p>

“恭喜姑父。”</p>

承嗣叉手道喜,魏叔瑜之前是太子千牛,外放洛州司兵参军,如今又回东宫。</p>

升职。</p>

太子司议郎,秩正六品,是东宫史官,隶左春坊,掌侍从规谏,驳正启奏,凡皇太子行事有传于史册者,录为记注,于岁末送交史馆。</p>

这个官职,相当于朝廷的起居郎,很清要。</p>

一任司议任,下一步就能进六部任郎中了,中央迁转一两任,到时就可到地方任刺史,前途无量。</p>

“你这是要去洛阳上任了?”</p>

“嗯,本来说马上能在洛阳拜见姑父,不料姑父回长安了。”</p>

那位吏部的员外郎看看这两人,再看看自己。</p>

五十多岁才任员外郎,而人家这两人一个二十出头,一個才十七,却已经一个正六品,一个正五品了。</p>

可谁让人家都是宰相之子呢,</p>

这魏叔瑜还是武怀玉的学生和妹夫,一手书法兼得魏征和武怀玉之长,连皇帝李世民都十分喜欢。</p>

武承嗣更不用说了,武怀玉的嫡长子,皇帝的女婿。</p>

年纪轻轻,已经是太原郡公,甚至之前武怀玉要不是一力拒辞,皇帝都已经封他宋国公了。</p>

朝中有人好办事,</p>

这投胎投个好爹更重要。</p>

老员外郎赶紧笑着又把魏叔瑜迎进衙门,说不定几年后,这位魏二郎就成为他顶头上司的郎中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