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河东双雄(2 / 2)

朝廷这次虽出动十五万大军,但挑选的都是府兵精锐。</p>

哪怕各地许多热血青年,都想自备衣粮,自愿从军,效死辽东,可皇帝并不答应。</p>

不过对普通人来说,想志愿从军这条路被堵死了,但对勋戚贵族子弟来说,却还是有机会的。</p>

这机会就是以子弟、部曲这样的身份随行。</p>

到时既可以充当亲兵、家将这些,也可以另编子弟营,听从调遣,立了功劳自然也有赏赐。</p>

“很多吗?”</p>

“多,每天都有很多人,大家都想去辽东,”</p>

功名富贵马上取。</p>

大唐的男儿,都很渴望从军,因为带来的收益也大。</p>

运气好,一场战役下来,就能成为官,那可是直接跨越阶层的。</p>

在身份等级森严的唐朝,这一条,可以说足够让人抛头颅洒热血了。再一个,唐初的对外战争,胜多败少,每一战都是能赚钱的,各种赏赐、缴获等很丰厚,比起种地啥的强太多了。</p>

还有机会授赏田地,</p>

谁不激动呢。</p>

对于武氏家族的子弟来说,他们倒并不是那么缺钱缺田,可他们同样想要获得功勋、官职。</p>

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未必有,就算有机会参加了,以现在新科举制度这么严格,从县试到殿试,得过五关斩六将,天下那么多读书人,三年开一科,也就录百来个进士,太难了。</p>

还是打仗来的最快。</p>

“你这次是辽东道行军副总管,你可以挑一些优秀的家族子弟或是亲戚子弟随军,既是给他们机会历练,也是能够护卫侍从、照应你。”怀玉倒不反对子弟从军,</p>

毕竟当年他初次去陇右从军的时候,也是带了武家、樊家等不少子弟随军,这项传统挺不错。</p>

既有家族、亲戚之间互相帮衬、提携后辈,也对自己有不少好处方便。</p>

战场上,刀枪无情,自家子弟当然是最放心可靠的。</p>

“你这征辽司马,不也得带上一些。”怀义笑道,“我也不能坏规矩带太多,我让一些去你那。”</p>

武怀玉这里想搭他便车的,其实只会更多,但他还是应了下来。</p>

“你让他们来我那,我到时精选一下。”</p>

武怀义这次得授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做为李绩的副手,是中军主力,他对此次东征信心很足,有皇帝亲征,还不是马到功成。</p>

武怀玉面对自家亲兄弟,却也没藏着掖着,说了番自己的分析。</p>

“这次亲征,打到下雪前就会结束,大概结果就是在辽河一带,歼灭高句丽的大部份有生力量,然后夺取他们几座大城,将他们花费十六年打造的辽东千里长城摧毁,</p>

到时就差不多班师了。”</p>

武怀义对这个推测不太赞成,</p>

“能达成这样的结果就非常成功了,一战灭不掉一个高句丽国,但能重创他,这仗若能达成我说的战果,那也跟灭了他们没啥区别了,</p>

接下来用上几年时间持续放血,高句丽就彻底崩溃,到时灭掉他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p>

他相信李世民肯定也有这样清醒的认知的,从皇帝动员军队的规模上就知晓了。</p>

水陆总共十五万军队,陆路也就是辽东方向十万唐军,这个数量的军队,对面辽东数之不尽的山城,其实远远不足。</p>

哪怕到时还会有奚契靺鞨突厥铁勒等一些协从军,</p>

但这个兵力安排上,就看的出皇帝所谓一战灭辽也只是口号,真正战略目标,也仅仅是辽河平原,</p>

是辽东城建安城安市城盖牟城新城等所谓辽东千里长城防线上的大城重镇。</p>

皇帝不会真的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p>

更不会想着一路打到平壤去,</p>

真正的目标,只会是盯着这所谓千里长城防线,调动高句丽精锐主力,在辽河一线,把高句丽人的有生力量歼灭或重创,</p>

城破不破都不重要,</p>

主力没了,城还有什么用?</p>

在怀义这喝了壶茶,怀玉便回宣阳坊自家去了。</p>

刚进家门,就见到二郎承业带着一众弟弟们,正在一起射箭,旁边还站在几人生面孔的年轻。</p>

武家儿郎们箭术都还不错,</p>

六十外步射都能中靶,</p>

这时武家儿郎们射完,旁边那几个年轻人中走出来一个,却是直接让把靶子再往后移四十步。</p>

百步,一箭命中,接着继续张弓,一箭接一箭,连发十箭,一气呵成,</p>

十箭皆中靶心,</p>

引的武承业他们都大声喝彩。</p>

“薛兄,你来。”</p>

人群中又走出一个高大男子,张弓搭箭,同样是百步靶,仍是流星赶月般的连珠十箭,同样十箭全中靶心。</p>

武怀玉拍着手掌上前,“不知道这两位是哪家儿郎,箭术如此了得。”</p>

这时大家才发现武怀玉回来了。</p>

二郎承业便介绍二人,</p>

先前射箭那个年轻人,是武家亲戚,十八郎承应未婚妻王氏的堂哥,太原王氏的王方翼。</p>

他祖母是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他妹妹原来还跟晋王李治订了婚,可惜后来病逝了。</p>

“太原王方翼,拜见太尉。”</p>

武怀玉拍了拍他胳膊,“都是自家亲戚,这么客气做什么,”他发现王方翼的胳膊特别长,耳朵也挺大,有点大耳贼刘备双手过膝的感觉,个子是真高大,得有七尺五寸。</p>

“这位也是来自河东,河东薛氏的薛仁贵,王兄的好朋友。”承业介绍。</p>

“河东薛礼,表字仁贵,薛氏南祖房,六世祖乃北魏河东王。”薛仁贵向武怀玉恭敬行礼,目光中满是崇拜。</p>

看他衣着,比王方翼要朴素很多。</p>

一番询问,得知王方翼是想来找武怀玉走点后门,他想去辽东从征,薛仁贵是他好友,这次也想带他去辽东。</p>

别看薛仁贵说他出身河东薛氏名门,六世祖还是北魏河东王,但其实到他这代,已经家道中落,少时就家境很贫寒了。</p>

不过毕竟是名门出身,他家祖上也是历代官宦,就是他父亲也曾在隋朝当官,只是因为死的早,这才让家道中落,十分贫困。</p>

但所谓贫困,比起一般平民却又强许多,再穷,也还有一份祖业田产可以耕种。</p>

王方翼也是父亲死的早,孤儿寡母的不受同安大长公主待见,被赶出家门,只好到乡下自己经营庄园,这份经历,让他后来遇到差不多经历的薛仁贵后就很投缘,成为好友。</p>

这次听闻要御驾亲征辽东,两人商量一番,都想要上战场搏取功名,但苦于朝廷不让百姓志愿从征,于是最后王方翼想到条路子,他叔父王仁佑之女早年跟武怀玉之子订婚,</p>

他就想着找武怀玉,以他子弟身份去辽东战场。</p>

薛仁贵也渴望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他妻子柳氏也支持他去辽东从征,</p>

于是哥俩也就厚着脸皮来到武家,不过两人挺自信,因为他们不仅长的高大威武,而且都擅长骑射,</p>

自信能入太尉法眼,去了辽东也一定能立功,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p>

听完他们来意,武怀玉也惊讶,今天居然能在这里一下子碰到两个猛人,</p>

王方翼和薛仁贵,那都是高宗时期的猛将,说一句万人敌也不为过的。</p>

这样的猛人要跟他去辽东,</p>

自然是准了。</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