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了十月底,护卫军在占领闽省三个月以后,战争的机器再次运转起来,九个支队的野战部队在闽省汇集。
这是护卫军重新整编之后,集结规模最大的一次。
想当年,董良他们流落石垣岛的时候,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不到五百人。
那时候,他们还在使用船钉加木棍做成的长矛,队伍中只有几十把从洋人那里抢来的火枪。
现在他的手下光是正规的野战部队就有五六万,守备部队更是有十几万,另外还有难以计数的民兵。
华族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并不好,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如此,但是此时却是最适合于华族的。
因为华族太弱小,弱小的人才需要将自己武装到牙齿,要不然怎么去与那些大块头斗。
华族的政府工作效率很高,每一个部门都非常给力,暗部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广州的两广总督府中,广东清军的部署已经传到了董良的手中,参谋部第一时间制定了作战计划。
户部手中一直在储备物资,华族暂时也不缺钱,商部之前的一波操作,加上对闽省土豪劣绅的打击,给华族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加上对南洋和浙江的商路一直通畅,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船运到漳州前线储备起来。
没有了洋船之后,东南沿海的中式帆船再次活跃了起来。
秦利正利用华族的贷款政策从官府的手中购买了两艘福船,利用这几个月时间频繁地穿梭在东南沿海,仅仅几个月,几乎就已经要将船本给填平。
像他一样受益的商人其实还有很多,华族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
董良将缴获来的银子全都铸造成船洋,四处去买东西,这些商人就接单就好了。
这些货币花出去了,华族并没有变穷,因为华族内部发工资用的代金券,也就是华族自己的纸币,这种特殊的纸币是用物资作为背书的。
只要华族的供销社中的物资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就行。
而这些物资又大都是华族自己生产的。
华族从外面输入的商品主要粮食、钢铁以及生丝、棉花等原材料。
这些东西花掉的钱,可以通过输出丝绸、布匹以及华族特有的玻璃、骨瓷、香皂、香水、糖霜等商品收回来。
最后流通到商人手中的钱,董良又用鼓励投资办工厂,给予优惠政策的方式,让他们重新投入到流通中,这些钱又会流到百姓手中。
而百姓需要改善生活,又要将钱花出去,其中大部分又流进了官府的手中,因为百姓建房的砖瓦需要从管办的砖窑厂购买,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也要从供销社购买。
稍微懂一点市场的人都明白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那些白银留在手中除了被氧化损耗,什么都好处都没有。
而且洋人现在都在实行金本位的制度,白银成了他们向华族输出的倾销品。随着白银的不断增加,以后其价值还是要降低。
董良是巴不得将白银再流回洋人的手中,哪怕是换回一堆钢铁也比白银强。
户部的银库中,只有黄金是铸造成大块的金条不允许用出去的。
工部更是协调生产,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将军中缺少的武器装备给补齐了。
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将战时需要的弹药物资准备好,同时要逐步完成守备部队和民兵的装备更新。
林本基本上要在闽省和东番岛两地跑,因为华族已经建好的兵工厂基本上都在东番岛。
造船厂方面,西表岛的两艘自产的蒸汽战舰都已经移交给第一舰队,西表岛的造船厂一下子又开工了四艘铁胁木壳蒸汽战舰,这次是按照浅水炮舰的标准建造,董良准备移交给第二舰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