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被关在战俘营,曾国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以前他总想要做一个乱世能臣。他觉得自己可以像古时候的中兴名臣一般,名留青史。
他总觉得自己办不成的事情,那一定是别人的错,是那些庸才蠢才为了各自的利益,阻止他办成事,但现在人生跌到谷底,他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他忽然发现自己粗蛮、刚愎、自恋、傲慢、浮躁,他开始深深地自责自己过去不懂通融。
骆秉章和左宗棠以前对他其实都不错。
左季高是真心为湘人考虑的。他提前看到了华族的前途。
宁愿投降,毁了自己的名声,也要用自己的前途来换取湘人在未来的华族官府中的话语权。
左季高让他写下的第二封信便是给胡林翼的。
胡林翼的才华不用多说。
关键是拿下四川,湘人才算是给华族递上投名状。
以后要是华族掌握了整个天下,那么湘人才有话语权。
这就是上车的道理,上车晚的不如上车早的。
出钱多买的头等舱自然比出钱少买的经济舱的坐的位置要好。
左季高说的没错,湘人应该积极融入到华族之中。
他投靠华族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话要是别人说,曾国藩是不会相信的。但是话从左季高的嘴中说出来,曾国藩深信不疑。
董良对湘人真的足够客气了。左季高看得出来,董良也需要引入新的力量去平衡华族内部的权力关系。
所以左季高和彭玉麟在进入华族之后就骤得高位。
彭玉麟去交州做了总长,虽然位置偏僻了一些,但是相当于是一方督抚。
而且左季高知道,交州在华族的版图中非常重要。
这是华族在中南半岛扩张的桥头堡。
彭玉麟到那个地方绝对是去镀金的。华夏自古以来都对开疆拓土的功绩非常看重。
而彭玉麟在交州,做的事情就是开疆拓土。
曾国藩确实被左宗棠给说动了。不过他自己暂时不想为官,在华族他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还有一些事情他没有想明白。
不过他会帮助华族说服手下的人投靠华族。
随着曾国藩关在战俘营的还有一批能办事,有能力的官员。
他也帮左宗棠写了劝降胡林翼的信件。
胡林翼为人圆顺,性格上与曾国藩和左季高完全不同。
因此曾国藩觉得,这次左季高过去能够劝动胡林翼。
左季高走了,曾国藩依然留在战俘营中,读书看报,他依然在沉淀自己。
本时空的曾国藩还没有祸害敌方,罪不至死。湘军刚刚建立,还没有到后世嗜杀的那种程度。
董良依然留在交州,教导总队正在北圻的山林中做适应性训练。
广西支队在曾立昌的带领下也来到了交州。
这些事情都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董良究竟要干什么?
此时董良正住在海防军港的军营之中。
他已经在这里呆了七八天时间。中途离开了一次,去看了一下教导总队的训练情况。还去河静前线慰问了安南纵队的前线将士。
安南人的反击被击败了之后,整个安南国内立马就消停了。
阮福时手中没了兵马,现在只能躲在深宫之中。
权臣张登桂的权势再次提升。
而其子张登柱出任顺化京营提督,通过华族的渠道购买了大量火枪。
有兵有权,又没人牵制,自然就会滋生野心。
阮福氏也不是天生就是贵胄,他们原本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将领,趁着北方大乱的机会割据南方。
那么他们张家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
张登桂倒是没有想过取代阮福氏,但是他的儿子张登柱不这么想。
张登柱的妻子是绍治帝的闺女安美公主。
但是这个安美公主既不安静,也不美丽。反而是一个善妒而且彪悍的女子。
关键是长了一脸的麻子,还身型粗壮。张登柱经常被其打骂。
她还派人监视张登柱,不允许他与别的女人接触。
假如张登柱偷偷接触了某个青楼女子,那么第二天这个女子就可能消失。
这样的生活让张登柱的性格几乎扭曲。
而张登桂有十二个儿子,九个闺女。
次子张登澶长相俊秀而有风仪,书也读得好,颇受张登桂的喜爱。
这也让张登柱感到危机,自己还是个驸马,不能做高官,张家的产业最后也可能落入二弟的手中。
暗部的人一直在跟张登柱接触,卖武器给他,帮他攫取军权。
现在京城的军队大部分掌握在张登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