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能够回来,已经出乎我等意料。”
“我现在怀疑传国玉玺之事,乃是以讹传讹。”
“不管怎样,子明确乃光明磊落之人。”
“没错,的确如此。”
“”
很显然。
他们没有想到刘铄仍会回营。
毕竟,那可是传国玉玺啊,象征着君权神授,帝王正统。
只要你拿着它,甚至立刻登基称帝,都没有任何问题。
可偏偏
刘铄却依然敢回来直面众诸侯的质疑。
单凭这一点,便令满帐诸侯为之诧异,甚至已经有人在怀疑流言的真实性。
然而,刘铄始终云淡风轻,彷佛全然没把这它当回事似的。
“来人。”
刘铄径直转入上首,大声呼喊。
“主公。”
从帐外转入大将徐晃:“您唤末将何事?”
刘铄摆手示意道:“怎么不为众诸侯烹茶,咱们不是从雒阳缴获了些茶叶吗?”
徐晃这才忆起,赶忙拱手:“末将失礼,这便派人烹茶待客。”
刘铄点点头,摆手示意其退下,转而望向众诸侯,轻声道:“诸位今日来我刘铄大营,可是为了近些天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言否?”
北海相孔融昂首言道:“没错,我等正是为此而来,还望子明能给个说法,这传国玉玺是否当真在你的手上。”
“文举。”
对面的陶谦当即横出一步,冷声言道:“请注意你的言辞,陶某相信子明,他既然还敢回来,证明他一定没有私藏传国玉玺。”
“亦或者说”
陶谦的目光转回上首刘铄,极其自信地道:“这件事原本便是董贼奸计,他的目的是要拖延咱们西征的脚步。”
孔融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辞有些不太恰当,有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当即拱手致歉:
“子明,融从未质疑过你的人品,只是兹事体大,理应说清楚,好让众诸侯放心。”
当下,又有兖州刺史刘岱闪出身来,目光落在刘铄身上,尽可能柔声的道:
“文举言之有理,我等其实非常相信子明的人品,能够说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足以证明子明绝非会私藏玉玺的人。”
众诸侯立刻七嘴八舌起来:
“没错,我等其实只要个答案即可。”
“兹事体大,理当言明,以稳定盟军军心。”
“此事影响甚重,不可不察,还望子明理解。”
“”
顷刻间,大帐内一片喧嚣,刘铄只是目光一扫,便大致判断出这帮人来此的目的。
陶谦、孔融是真心为汉,不希望传国玉玺影响到军心。
但山阳太守袁遗,明显别有用心,估摸着他不是袁绍的眼线,便是袁术的狗腿。
至于刘岱、张邈等人,虽然刘铄暂时不清楚他们归于何派,但可以肯定,他们同样觊觎传国玉玺,甚至想要据为己有。
既然如此,那么事情便好办多了。
刘铄摆手示意众诸侯安静,朗声言道:
“诸位不是要个答案吗?”
“简单!我刘铄给大家个答案,不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