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冲灵山脉中这无名青山山巅交谈了许久,而后张世平便朝着玄远宗白猿宫而去,身处于静室中修行。
他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凝神冥思了片刻,待心神安宁,而后修行起了《六甲真策》。
修此功法数百年如一日,几乎已成了一种本能,只见周天运转之间,布于静室四周的聚灵阵,将数以千计的中品灵石皆化成了滚滚的灵气,朝着他肉身蜂拥而来,由千百穴窍而入,随后顺延经脉而行,凝于丹田之中,在元婴的吞吐之间化成了一缕缕精纯的法力。
虽不见其增,可日有所长。
而在法力的滋养之下,那早已炼化在心脏处的些许金乌灵蕴,好似化作了一团火焰,泛出了点点金红交织的灵光,反哺着自身生机,那五脏六腑九宫十二室、四肢五体、三关九窍、百八十关机、三百六十骨节等处,皆受其所益。
时至今日的他将这午火卷修行到身化后天火灵之体,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早已不是单纯的**凡胎,更像是有形的血肉与无形的火灵,二者相互糅合而成。
随着此法修行的精深,张世平已是明了自身今后将难有子嗣。
其实当修士将某一功法修行到一定的境界,长此以往下来,自身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成为某种独立的个体。
如那青禾与渡羽两人所修行的乃是弱水之法,自身也会缓缓地偏向于水灵之体,而济丰那《血魂图录》亦是将自身化成了那寻常法宝难伤的血魂,总之与常人那**凡胎在本质上有所不同,而即便是修行同种功法的修士之间,也不免有些差异。
修士本是长生者,愈是修行,愈加难以有子嗣,可说绝大部分皆由于这般变化。
天地有常,得失之间自有取舍。不过其实绝大部分修行有成者,对那子嗣之事,本就也不会如凡人那般急迫上心。毕竟灵根乃是天赐之物,所生子嗣多为凡俗之辈,偶有三四灵根者,亦不能承其衣钵,为其助力,与其费心尽力,与之如此还不如将这份心思用在自身修行之上。
虽说家族繁衍十几乃至数十代中,偶有出现一两个天资横溢的,可彼此之间的血缘其实早已澹薄,与那寻常族人也差不了多少。再者,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等待,仅凭着这区区几个后辈,也根本不能指望着当中就一定能有人结婴。
修为高绝之辈,能耐得住百年千年的枯燥修行,其理性本就远胜于感性,自然对此有所权衡,从而更偏向于‘有之言幸,无之任然’的做法。
可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大乘者之中如那青龙敖广,领悟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之妙,达至阴阳交汇,龙虎并济之境,便能挣脱了此中束缚,故而有了那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之说。
当然此境界,并不止于繁衍孕育这种小事上,其本质乃是衍化之道,是对修行真知不倦追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长生路行】【】
……
……
数日之后。
白芒山脉中某处不起眼幽涧谷底中的石洞中的一方久不使用的传送法阵,忽然泛起了白蒙蒙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