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死里逃生,命令夏侯婴断后,防止匈奴偷袭。
到达平城的时候,援军赶到了。冒顿见汉军人数越来越多,知道已经捞不到什么油水,于是率军退回大草原中。
见匈奴人退走,刘邦也班师回撤,到达广武的时候,马上释放被羁押的刘敬。刘邦亲自为刘敬解开套在身上沉重的枷锁,看着刘敬蓬头垢面,刘邦心中一阵歉意:要是我早听这老头的话,不至于受败军之辱!
为了安抚刘敬,刘邦说道:朕不听公言,招此大败,朕已经将谎报军情的使者杀了!为了弥补朕的过失,朕赐爱卿关内侯爵,增两千户,封为建信侯,爱卿可不要怪朕啊!
臣不敢,臣不敢!刘敬匍匐在地上,忙谢恩不迭。
刘敬由郎中一跃成为关内侯,不到一年时间,而且不靠政绩,只凭两次谏言就平步青云,如果做官有神话,无疑应该算刘敬一份,要知道,很多人苦干狠干流血流汗,混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混到这个位置。
刘敬趁热打铁,给刘邦献上了三个对付匈奴的策略,供其挑选。其实,说是三条供选择,有两条是废话,只是为了照顾领导的面子,故意整出来让他裁夺,这样才显得领导水平高啊!
刘敬深谙为官之道,像他这样获得官职的人,目前为止,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自然要更加小心翼翼。他给刘邦的三条策略中,一为发兵端了匈奴老巢,这条计策,当然毫不犹豫地被刘邦否决,以汉朝目前的实力,冒顿不来端自己的老巢那就谢天谢地了,还发兵征讨,怎么可能?二是向匈奴称臣。说实话,这一条也不是不能考虑,泱泱华夏向夷狄称臣,确实有人这么干过,比如后晋的石敬瑭就向契丹称儿皇帝。但刘邦那时代,这几乎不可能发生,虽然打了败仗,但也没到这么贱的地步!
前两条被否决后,只剩下第三条可以选了,这也是刘敬真实的计策,它也是汉朝的第一大基本外交政策—和亲,打个比方的话,和亲政策就相当于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那么,采用和亲政策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
对于这个问题,刘敬是这样解释的: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匈奴单于碍于汉朝的面子,将以公主为阏氏,如果公主生了儿子,单于又会碍于汉朝的面子,将儿子立为单于,那么以后的儿子就是皇帝陛下您的外孙之类的亲戚,陛下再派遣道学家教他好好学习文化礼仪知识,他就能认清抢劫可耻,孝敬光荣的道理。以后汉匈再互通有无,便再也不会有战事了。
刘敬的话,咋听下去,理确实是这么一个理儿!可仔细分析下来又不对劲。谁说公主就一定能被立为阏氏?谁说她就一定能生儿子?生了儿子能立为单于吗?当了单于就一定会规规矩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孝敬长辈吗?
刘邦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刘敬尽挑好的说,把部希望都寄托在和亲政策上,也不靠谱,但目前来讲,这也算是一个比较现实有效的政策。
采用这个策略,一则向匈奴说明我是不想打的,你看,我都来找你联姻来了。二则也表示真要打,也好,我奉陪,不就是嫁你个女人吗?
至于方子究竟对不对,还得看疗效。
刘邦采纳了和亲的策略,刘敬马上说道:臣请出使匈奴,订立和亲之约!
刘敬敢于主动深入虎穴,决不是一时冲动的,他很清楚仅靠嘴皮子那点儿功夫就封侯封地,不是什么长久的事,谁知道刘邦是不是一时冲动呢?他要觉得不值或不该的时候,找个茬什么都可以收回去!所以,该出力的时候还得出力,该冒险的时候还得冒险,最好能挨点板砖出点血让人家看到物有所值,这才保险。
刘敬随即被赐予使者符节,带领数百人的队伍向匈奴王庭进发。
刘邦则继续率军回撤。
在回撤的路上,刘邦惹了一件事,差点酿成了祸端。
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本是承袭父亲张耳王爵的,功劳并不大,而且张耳曾与刘邦约为亲家,所以他一直把刘邦视作恩人。
那时候,赵王张敖与鲁元公主还并未大婚。
虽然还没有成亲,但他早已把刘邦视为岳父,所以准备了一套重大的欢迎仪式并出城三十里迎接他未来的岳父,张敖的态度十分恭敬。
可刘邦被围了七天七夜,心中窝了一肚子火,早就想找个出气筒,眼见这位未来女婿唯唯诺诺的样子,心中暗骂:这种废物怎么还能做我大汉的诸侯王?
在这一刻,连日的郁闷彻底爆发了,怒火直往脑门上扑。
他不但对张敖的恭顺视而不见,反倒不断地找茬!
他喋喋不休的明里暗里骂个不停。
刘邦的骂功那可是相当有水准的,想当年他在道上混的时候,这嘴皮子功夫,可没少练过,骂起人来,可以不眠不休不打结不短路,被他骂过的人除了心灵上受到极大的创伤后,大都会在心中燃起想找块豆腐撞死的欲望。
光骂也还难以体现刘邦的水平,据说把他惹毛了,他会一个猛虎跳墙,直接蹦到人家脖子上去,边骂边揪人耳朵,狠一点还拿牙齿咬。要是你带着帽子的话,那就更惨了,帽子一旦被他拽下来,他定然会扔在地上,踩上几脚,然后腰带一解,一泡热乎的黄汤下去,刺啦一声,你得当场吐血。如果刚好碰到他在洗脚,说不定一盆洗脚水下来,准保你从头咸到脚,拿着舌头舔舔,你还得哭丧着脸奉承他道:味道好极了!
张敖他知道岳父好女色,特地把宠姬送给他,但刘邦领了女人却并没领情。张敖有苦难言,谁叫他是岳父呢?而且是岳父陛下呢?
嗨,招谁惹谁了!
其实,张敖还是没想明白,刘邦并不是生气,他是在故意找茬,他不是要侮辱赵王,他看中的是赵王的王位。
张敖是忍下去了,可赵相贯高,赵午实在看不下去。他们原本是张耳的属下,性情豪爽,但十分冲动。
要不是刘邦的身边守备森严,他们准提了把斧头进去把刘邦给大卸八块了。
刘邦走后,贯高,赵午就找到赵王,说道:大王,皇帝那么对你,臣等实在受不了了。依臣之见,干脆反了他娘的!
赵王一听这话,马上咬破手指,大声说道:你们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
说罢,便拂袖而去。
贯高看着赵王离去的背影,说道:我王,孱王也!我看我们不如自己动手,事成归赵王,事败归自己。
此后,两人便一直积极策划砍杀刘邦的计划。
第二年(公元前199年),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到东垣攻打韩王信的残部。这一次没有匈奴铁骑的帮助,很快便将韩王信残部击溃,刘邦得胜班师回朝途中再次经过赵国。
贯高,赵午两人得知这个消息,在柏人县迎接刘邦,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行辕厕所里埋伏好了刺客,计划邀请刘邦在此留宿,等时机一到把刘邦送上西天,然后拥戴赵王为天子。
但计划总没有变化快。
刘邦到达柏人县后,问下属道:这是什么县?
柏人县!
刘邦似乎嗅到了空气中不寻常的味道,并发现了些许诡异,说道:柏人,迫人也,下令军,今晚不在这里留宿了!
贯高,赵午等人辛辛苦苦策划的阴谋就这样泡汤了。
不过,贯高,赵午并未放弃,他发誓只要他还有命在,一定要为赵王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