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耶律洪基(1 / 2)

向太后的震怒,整个大殿上下,都能感受得到。

群臣顿时,都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嵬名谟铎。

嵬名谟铎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一听到帷幕内的震怒之声,立刻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毫无廉耻的当殿磕头:“上禀大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国书之上,鄙国所语种种,不过是为了安抚国中之人的障眼法罢了……”

“仅是为了叫国中奸邪安分守己的用词……”

“乞大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明察之!”

这种话,也就骗鬼!

帷幕之中的两宫听了,自然都不大不信。可它却是一个台阶,太皇太后听完,便拉住了欲要发作的向太后:“且听听看,夏人说什么……”

嵬名谟铎再拜,继续磕头,奏道:“夏国王太后及夏国王皆有交代……”

“叫臣到了大宋,一切唯上国马首是瞻!”

嵬名谟铎知道,现在的大白高国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争取时间就是他要做的事情。

无论怎样都得想办法,让宋辽盟约的确定时间后延。

从而给大白高国分化宋辽做准备。

“是吗?”太皇太后心动了。

若西夏愿意臣服,而且是无条件的臣服。

她开始畅想起,西贼臣服,天下朝贺,官家也来道贺的场景。

没办法!

利欲熏心之下,人的理智就会被利益带跑。

殿上的嵬名谟铎,立刻拜道:“外臣岂敢欺瞒上国?”

“外臣所言,若有一字虚言,乞太皇太后斩臣宣德门外!”

太皇太后看了看向太后,问道:“太后觉得呢?”

向太后摇摇头,道:“娘娘,小心有诈……”

“无妨!”太皇太后,现在满脑子都是西贼臣服,官家为她的英明神武而折服、道贺的场面,很难听得进别人的话。

“不妨听听看,西贼肯做到哪一步?”

于是,她在帷幕内问道:“夏国王,可愿上表称臣?”

“娘娘旨意,下国不敢不从……”嵬名谟铎再拜顿首。

向太后拉了拉太皇太后袖子,压低声音:“娘娘,西贼答应的如此轻易,不可轻信啊……”

太皇太后却道:“不忙,且再听听……”

她的眼睛,渐渐的开始闪亮。

终究,她和向太后是不同的心态。

向太后虽然在立场上和这位太皇太后相近。

可太皇太后却是一个有着权力的女人。

她渴望做出功绩,也渴望在官家面前,做出榜样,让小官家遵循她的道路。

她更渴望超越章献明肃、慈圣光献的功绩,成为大宋太似,成为天下人口中的女中尧舜!

向太后呢?

她只是想守着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留给六哥的基业,等六哥长大了,亲政的时候,完整的交还给她的儿子。

其他事情,她是真的没有多想。

毕竟,她现在蒙菩萨保佑,已经有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子。

已经不想再奢求其他的东西了。

心中没有,自然不可能上当受骗。

向太后看着自己的姑后的神色,就知道,她劝不住的。

便只能任由太皇太后施为了。

毕竟,人家是姑后,是长辈!

她只是新妇,是晚辈。

姑后在堂,在不涉及六哥的事情的时候,她只能遵循姑后的意志。

太皇太后见向太后被她说服,便兴致勃勃的问道:“夏国王太后和夏国王,还有什么话叫卿带来?”

嵬名谟铎现在也顾不得回国可能被人指责矫诏的罪名了。

他直接再拜:“启奏太皇太后,下国王太后、国主,皆曰:大宋礼仪之邦,仁义之国……必不会令下国吃亏……”

“下国王太后更言:闻大宋太皇太后,母仪天下,德被山川,泽及鸟兽,实乃天下慈圣……何况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娘娘赏赐,无论多寡,下国皆甘之如饴……”

这就是没把这位太皇太后当人忽悠了。

而糟糕的是……

太皇太后似乎信了!

……

赵煦坐在御座上,保持着沉默。

但在心中,他暗自摇头叹息:“唉……”

他知道的,他的那位祖母,又犯了和她上上辈子一样的错误。

耳根子软,听不得别人忽悠。

一忽悠一个准!

被人啪啪啪打脸后,就恼羞成怒。

也亏得当时戍边的文臣武将都是熙宁、元丰时代锤炼出来的能臣猛将。

所以,即便她瞎指挥,乱用人,也总能有人帮她擦屁股。

典型的就是青唐吐蕃和西贼联合入寇熙河。

她所任命的熙河边帅刘舜卿虽然既不知兵,也没有统帅大军的能力,但这个人有一点好——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就会倚重下面的能臣猛将。

于是,游师雄说该怎么打就怎么打,种谊说该如何做就如何做,姚兕感觉西贼有埋伏,他就相信真的有埋伏。

于是……

元祐二年的大捷就这样在主将本身没有太多带兵经验的情况下,取得了大胜!

擒获青唐吐蕃大将青宜结鬼章等数十人,斩首以数千之众,俘虏两万以上,牛羊不可计数。

而这个事情,也用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大宋,只要皇帝别乱微操,放权给边帅,没有掣肘的边帅,是真的能打胜仗!

不过……

赵煦低下头去:“她上当受骗,说不定是个好事……”

因为赵煦知道,她的太母,生平最要面子。

谁若是叫她没了面子,她就会叫谁没了里子!

上上辈子元祐时代,司马光死后,西贼撕毁和议入寇,把她老人家的脸打肿了。

于是,她从此再不和西贼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