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梅花厅,捷报频传。</p>
“官家……‘汴京学府’已售出第一套宅子……”</p>
“官家……‘汴京学府’已售出十套宅子……”</p>
“官家……五十套了!”</p>
“一百套了!”</p>
不过一个时辰,汴京学府销售量破百。</p>
这意味着,按照一套三万贯来算,一个时辰内销售额三百万贯!</p>
顶的上宋辽贸易全年的额度!</p>
看的整个开封府上下,都是目瞪口呆。</p>
赵煦身边的经筵官们,更是惊愕莫名。</p>
虽然说,如今的世人,早已经知道,这汴京城的房价高,而且从来不愁卖!</p>
可是,从未有人这样大批量、大规模的向市场提供过房产。</p>
所以,当‘汴京学府’这个项目开始销售。</p>
自然,几乎所有人都被这個可怕而恐怖的销售数字震惊。</p>
太夸张、恐怖、太不可思议了!</p>
范纯仁甚至都被吓坏了。</p>
“陛下……这会不会是官吏们在强买强卖?”他难免担心起来。</p>
因为,这大宋的官员们,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专门干这种强买强卖的事情的。</p>
赵煦笑着对范纯仁道:“一套宅子,三万贯起……”</p>
“谁敢对买得起这种宅子的人强买强卖?”</p>
范纯仁听着一楞,旋即反应过来。</p>
是啊!</p>
掏得起三万贯的人,非富即贵。</p>
哪里是区区的一个贾种民拿捏得了的?</p>
便是蔡京也拿捏不了。</p>
何况,现在是整整一百套房子售出。</p>
这意味着,起码有几十个掏得出三万贯的人。</p>
这些人组成的力量,就是都堂的宰执,也未必撼动得了。</p>
因为没有人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混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p>
“臣失言了……”范纯仁低下头去。</p>
“只是……”他旋即又开始忧虑另外一个事情:“如此多富贵之家,聚集在一起……万一他们……”</p>
范纯仁紧张的看向赵煦。</p>
赵煦自然知道范纯仁在担心什么?</p>
历代以来,赵官家们最担心的就是下面的人抱团。</p>
无论文官、武臣一旦抱团起来,就可能威胁到皇权了。</p>
所以,才要拼命的使用权术,让文臣也好、武臣也罢,都不能团结。</p>
让他们彼此充满矛盾,互相敌视。</p>
所以,大宋政坛上,才会有那么多翁婿反目的例子。</p>
未来,甚至还有父子反目成仇的情况。</p>
这些例子里,有不少最初都是臣子演戏给皇帝看的。</p>
但演着演着,最后基本都变成真的了。</p>
因为这就是人性!</p>
但,赵煦并不担心靖安坊会成为一个未来密谋谋反的基地。</p>
这既是因为,大宋享国已有百十年,政权早已经稳定。</p>
文臣、武臣,都已经成为赵官家的翅膀。</p>
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与武臣共富贵的国策下。</p>
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其实是高度一致的。</p>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赵煦其实就是在反士大夫、反武臣。</p>
在这个角度来说,赵宋王朝,其实是一个超级利维坦。</p>
统治集团的内部,已牢不可破。</p>
只有外力,才能击破它。</p>
所以,赵煦可以一定程度放松管制和限制了。</p>
同时,士大夫、武臣中那些掏得起三万贯的人,根本不会去靖安坊购置房产。</p>
为什么?</p>
因为靖安坊的房子,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p>
一个拿得出三万贯的官员,至少也得是待制以上的文臣或者遥郡以上的武臣。</p>
这样的人,会掏出三万贯去买靖安坊的房子?</p>
笑话!</p>
人家的直系子孙,开封府是直接录取的。</p>
有些人的孩子甚至还在襁褓里,就已经预定了大宋王朝的编制。</p>
荫补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p>
人家连开封府都不需要去,就等着长大了去当官,顺便考一个比开封府府学更简单、轻松的‘锁厅试’。</p>
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贡士的名额。</p>
考个进士,也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只要别太废柴,过了礼部试那一关,到了殿试上,名次就都不会差。</p>
而那些掏不出三万贯的人……</p>
都是些中低级的官员、武臣,连汴京的房子都租不起,只能跑去新城外面租房住,每天通勤都得花一两个时辰。</p>
所以,靖安坊的客户,在一开始其实就已经限定了群体——有钱的商贾、地方的形势户还有大宋各地的非法团伙首领。</p>
比如说私盐贩子,比如说绿林好汉。</p>
赵煦于是微笑着对范纯仁道:“卿岂不闻,汉初诸帝的陵邑之制?”</p>
范纯仁呆了一下,立刻反应了过来。</p>
汉初,曾有一个国策,名曰:陵邑之制。</p>
自汉高祖至汉元帝,历代汉帝,持之以恒的在即位之初就开始给自己修陵。</p>
同时借着修陵,将天下豪强、富户强制迁徙到陵邑。</p>
以此强本弱末,同时扫清地方势力,避免地方豪强坐大。</p>
在这个政策下,汉初的天下郡国无豪强可以左右地方,更没有那种可以阡陌连野的大地主!</p>
因为,这种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强制迁到关中帝陵。</p>
赵煦却继续说道:“而朕今之制,采其长而去其短。”</p>
“以义诱之,用教化招徕,以德感召……”</p>
“且无强制,一切自愿……”</p>
“可谓无汉之弊,却得汉之利!”</p>
“如此,长此以往,天下太平可期!”</p>
赵煦这就是在忽悠范纯仁,以及现在在他面前的这些经筵官了。</p>
道理很简单——如今距西汉,已过千年。</p>
时移世易,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生产力都已经完全不同。</p>
生搬硬套西汉的政策,等于缘木求鱼,也是刻舟求剑。</p>
真要那么去做,最后搞不好,落得一地鸡毛。</p>
所以,赵煦只是在找借口来掩饰他真正要做的事情。</p>
但,经筵官们听完后,却都高兴起来,纷纷称贺。</p>
特别是程颐、苏辙这样复古思想入脑的士大夫们,脸上的喜色,溢于言表。</p>
而,随着时间推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