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纺织浪潮(2)(2 / 2)

定在一个大宋方面,有着暴利,同时也能让辽人咬咬牙就愿意买的门槛上。</p>

“这红糖就便宜许多了,每斤只消大约一贯……”</p>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各自搓了搓手。</p>

然后,由耶律琚问道:“贵国能卖多少?”</p>

“红糖的话,一万斤、两万斤甚至十万斤都卖得!”刑恕答道:“但这糖霜,因制做不已,甚为难得,故此如今暂时只能一千斤,一千斤的卖。”</p>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耶律琚道:“愿请学士,先卖我国糖霜一千斤,红糖一万斤!”</p>

先把这些糖,送回国中,送到御前再说。</p>

耶律琚相信,天子和宫中的贵人们,只要看到这糖霜,就定然欣喜不已。</p>

就是……</p>

耶律琚看了看耶律永昌,心道:“今夜却是得好好与耶律永昌谈谈心了。”</p>

这些日子来,他和耶律永昌在这南朝,是出入同车,关系已经处的相当好了。</p>

而耶律永昌在这南朝的京城,也与他当初一般,沉醉在那勾栏瓦子之中。</p>

是时候,与他摊牌了。</p>

……</p>

刑恕与辽人在马行街上,绫锦院专营的布铺库房中谈话的时候。</p>

在马行街这条汴京最繁华,人流最多的商业街上。</p>

那一个个布铺的主人,也都在自家的阁楼上,瞧着绫锦院布铺前的车水马龙和拥堵盛况。</p>

几乎所有人,都是皱着眉头,一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模样。</p>

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天了。</p>

正旦大朝会后,那间布铺正式开业,然后趁着大朝会所有文武大臣朝服皆用棉布的东风,在汴京城中一炮打响,瞬间引发汴京轰动。</p>

至于为什么人家能迅速引爆这个热点?</p>

罪魁祸首,则是那《汴京新报》。</p>

从正月乙卯(初二)开始,汴京新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介绍棉布。</p>

将之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p>

而汴京新报的受众,遍布汴京内外,发行量长期维持在五万份每天。</p>

更让人嫉妒的是,那汴京新报,早早的就宣布‘为了庆贺元祐二年新年’,所以将从正月甲寅(初一)开始,直到庚申(初七)。</p>

连续七天,连载《三国演义》的故事章节。</p>

而恰好,如今的《三国演义》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连载,故事已经到了诸葛武侯七出祁山的精彩部分。</p>

于是,汴京人早早的就开始翘首以待了。</p>

然后,有关棉布的介绍和夸赞,就这样进入了大众视野,为内外所熟知。</p>

尤其是那汴京新报,特别用的加黑加粗的字体,重点描述的棉布‘保暖细腻,不亚貂衣;舒适贴身,宛如绸缎’的特点,让汴京人开始疯狂。</p>

尤其是那些有点小钱的商贾、工坊主、官吏们,纷纷开始心动。</p>

即使其售价高达每匹十五贯,但还是有人肯买。</p>

这些人买回去制成衣服一穿……</p>

彻底绑不住了,整个汴京都开始为棉布疯狂!</p>

不仅仅棉布卖疯了。</p>

那绫锦院的布铺中,售卖的其他布匹,也开始跟着卖疯了。</p>

因为,人家的布,质量好,价格低,手感和舒适度更是完爆其他布铺的产品。</p>

于是,这下子不仅仅是中高端的生意被人抢了。</p>

就连低端廉价的麻布,人家也有卖。</p>

而且价格非常低!</p>

每匹只要两百文!</p>

这样的价格,已经击穿了大部分布商的成本。</p>

“东家,再这样下去……”在马行街最热闹的地段,那潘楼旁的一间布铺中,掌事的布博士,对着请来的东主道:“咱们这铺子,怕是开不了多久了!”</p>

东主是个四十来岁,穿着青色衣袍的中年男子。</p>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穿的其实是棉衣。</p>

而且在棉衣里填充了棉絮,于是将衣服变成了袄子。</p>

此君唤作李二虎,乃是这布铺的主人。</p>

李二虎叹息一声,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道:“我何尝不知呢?”</p>

棉布一出现,他就立刻警觉起来了。</p>

第一时间就去买了几匹回来,然后听人说,宗室外戚家里,都是拿着棉布做成两层的衣服,在内里都填充棉絮。</p>

于是请托人,高价买来了两斤棉絮,将之制成了两件袄子,这一穿上身,立刻就不得了了。</p>

便是这正月寒日,他也觉得身上暖洋洋的,好似个火炉般,即使顶着寒风也可出门,不再害怕被冻着了。</p>

那时他便知道,这棉布是了不得的东西。</p>

但他没有想过,那绫锦院的绢布、绸缎以及绫罗,甚至是粗麻布,都能做到质量又好,价格又低的水平!</p>

想到这里,李二虎就叹息道:“奈何,那布铺是皇产!”</p>

“胳膊如何拗得过得大腿?”</p>

“怕是只能想办法,将店中布匹处理掉,然后关门歇业了!”</p>

“田会首就没有办法了?”掌事的问道。</p>

汴京城,大部分行当都有行会,并有着本行会的章程与条贯。</p>

所有人都需要签字画押,共同遵守,并共同排挤非行会的外来者,打击破坏、损坏行会章程条贯之人。</p>

而行会的首脑,唤作会首。</p>

会首们影响力极其巨大!</p>

比如说熙宁变法的免行法,就不是新党大臣首倡的。</p>

而是熙宁六年的时候,汴京肉铺行会会首徐中正,向开封府请愿——乞出免行役钱,更不以肉供诸处!</p>

开封府得请不敢擅专,奏请先帝,先帝御准,然后诏有司研究免行法条例。</p>

在免行法颁布后,朝廷直接罢黜了已经实行了近千年的科配之法。</p>

从此商贾只要交了免行钱(大抵相当于销售税),就可以免受官府盘剥。</p>

卖炭翁一诗的惨剧,从此成为绝唱。</p>

而汴京布匹行会如今的会首,名唤田齐,乃是李二虎的岳丈。</p>

田齐在京中影响力极为庞大!</p>

因为田齐的妻子是引进使、漳州刺史、提举左右福田院刘承绪的女儿。</p>

刘承绪这个泰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岳母——乃英庙同母胞妹,被封为建安郡君的老夫人。</p>

老夫人可是英庙唯二在世的胞妹了。</p>

与皇室关系,不可谓不亲近!</p>

故此,当掌事的听到,连会首都已经认输的时候,脸上的神色,顿时就落寞起来。</p>

“当朝天子,不是说不与下民争利吗?”</p>

“这又是怎么回事?”</p>

“绫锦院,怎么就能出来开布铺了?”</p>

他絮絮叨叨的念着。</p>

这布铺要是关门了,李二虎还可以回去当富家翁。</p>

他却是要落得一个没得口食的可怜地步了。</p>

甚至可能得去街道司,与人一起扫大街来挣吃食。</p>

李二虎叹道:“朝廷的事情,你我如何知道?”</p>

“无非不过是财帛动人心罢了!”</p>

正说话间,一个穿着粗衣的闲汉来到了布铺门口,对着布铺内喊道:“李东家,李东家……”</p>

“会首请您过府商议。”</p>

“哦!”李二虎听到来人的声音,知道他就是自家泰山养的闲汉,急忙起身,应道:“我这就来!”</p>

他回头,对着掌事的嘱咐了一下铺里的事情,就匆匆的跟着那闲汉,往田府而去。</p>

而等他到了田府之前,便看到了田府门前的马厩里,已经拴满了马。</p>

想来,这京中的布铺东主,应该是都来了。</p>

而等他进了门,便看到了,在田府的院子里,放着两具怪模怪样的织机。</p>

却是不知是什么来头?</p>

但,田家的下人,却将这些织机看的很严,不叫他人近距离接触,生怕被人碰坏了般,这就更让李二虎心生好奇了。</p>

(本章完)</p>

(/82156/82156957/11370582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