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产业经济的核心(2 / 2)

铁路卫校对他们到来格外看重,派了四辆车接待,王力、高岚、叶明植坐在一辆车,彭禹和李德安各坐一辆车,并且分别有人接待。

“叶总,之前来过滨江吗?”

“嗯”。

“那就好,咱们滨江是国内出了名的冰城,如果你们十二月份来,可以看到各样的冰雕”。

叶明植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而高岚似乎有些困了,闭上眼靠在座椅上休息。

王力很热情,就算没有叶明植回答也自顾地在那讲解,从地理、历史、现在发展、再到旅游,几乎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这让不爱说话的叶明植有些厌烦,更让一旁休息的高岚频频皱眉,她微睁左眼,轻轻掐了下叶明植。

叶明植拍了下她的手,对王力说道:“我就是滨江人”。

谁知这个王力听到叶明植是滨江人,似乎更加高兴,话也更多了起来,一个小时的路程没有停过。

叶明植带着歉意看了眼高岚,后者无奈揉了揉头正身坐好,显然是不打算再睡了。

高岚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便问道:“还有多久”。

王力说道:“高助理,我们校长说先安排你们去酒店休息下,晚上一起吃个饭,明天再由校师生隆重接待各位”。

“晚上我有事不能出席,由高岚代我,希望王主任跟校长解释下”。

王力虽有些遗憾,但还是点头说道:“没问题”。

冰封原野,斜阳晚照,校园中雪花微微落下,一老一少走在办公楼前的小路上。

郭振看着他这几个月做的事情,心里很是欣慰,“不错,短短几个月让一家工厂快速发展起来”。

“老师,产业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郭振从口袋里拿出一支圆珠笔递给了他,“产业经济的核心,就是要先了解各产业中的因果关系,比如这支笔,由笔芯、笔杆、笔墨、笔珠、弹簧组成,虽然这一支笔组成的部分很简单,但你想一想,它是需要多少个产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叶明植接过圆珠笔认真思考了许久,“苯甲醇、石油开采、铁矿开采、之后制作生产,精密打磨,等等十几个行业,每个行业又渗透数十个产业”。

郭振满意地点了点头,并给予了一定的解释和方向。

“一家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想要节省成本、提高利润,要对产业链下手,但产业链的作用并非如此,你要好好地思考”。

“你有几个师兄来了,一会儿介绍给你认识下”。

“好的老师”。

晚上,郭振开车带着叶明植来到江边一处饭店外,此时奔涌的江水凝结成厚厚的冰。

夜光下,几个渔民似乎正在敲击冰面,想要在结成冰的江里,钓到冬眠的鱼。

门口处,有四人似乎早已等待很久,睫毛已有微霜,脸庞也已经冻红,但他们对这些丝毫不在意,都在翘首以盼。

郭振下车后,他们第一时间迎了上来,对郭振行拱手礼。

郭振点了点头,“给你们介绍下,这是你们小师弟,叶明植”。

郭振指着一位年纪稍大的人说道:“这是你大师兄,赵广济,现在是大荒集团副总”。

“你好,大师兄”。

赵广济很热情地拍了拍叶明植肩膀,“你好兄弟”。

“这是你二师兄,孙子珉,现在在上海做物流”。

孙子珉笑道:“你好兄弟,早就听老师说过,你曾经是位优秀的军官,打过仗立过功”。

叶明植似乎有些遗憾,“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这是你三师兄林明宇,做大数据的四师兄宋宏伟,在证券公司做操盘手”。

叶明植一一打了招呼:“你好三师兄,你好四师兄”。

林明宇先开口:“你好五弟,咱们要多多联系才好”。

宋宏伟说道:“都是自己人,以后有什么事情,跟我们说”。

“进去聊吧”。

郭教授一生学生很多,但是真正收为弟子的只有他们五人,这五人几乎得到了他生平所学,在各自领域大放光彩。

而这些人中,尤其是叶明植,当年那一篇《论特种作战和商业改革》的论文,让他格外看重,把军事和商业完美融合在一起,以军事思维来做生意。

他想看看这条路真的能走多远,也想看看产业经济的价值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