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大事的人,乱世之中,多如枭雄之辈能充分的占据有利条件为自己开创新局面,而要当一个英雄,不被世人所诟病那种,自是多掣肘处的,如同当时的男主,他想要靓丽光鲜的羽毛,或许可以理解成恋爱使人志短,在稳定追求着自己完美的另一半的过程中,迟迟没有痛下狠手,他也是希望在心上人心中自己为人从来光鲜亮丽的。
光阴如梭,谁不曾想到也就大半年过去,眼瞅着早晚被清去的“跳梁小丑”桐文瑾这块案板上的鱼就这么一窜,被横来的飞鸟衔走了?
他两手一空,除有无能什么都没能捞到。
这时候,他算是彻底钦佩起桐文瑾作为一个文臣,所能拥有的智与运。
当初为何不除之?
起初,他是错失了良机,是的,因为爱惜羽毛所以想借事借刀,他以为,只要兜兜转转要不得多少时间,恶贼弑帝,再诛恶贼,那位置,便也是自己的。
非他容不下今上,只怨他心上人儿是世人皆知的贵命,如此贵命,但凡帝王,绝不可容旁落他家,那一天,今上欲夺他所爱的那一天,迟早是要来的,注定了他们势同水火。
于是,桐文瑾杀出来的时候,就像是上天给他安排的,一个礼物。
一个名正言顺能让他化解一切烦恼根源的合理契机,于是他可以说是在过程前期有那么一丁点的故意不作为,他想成桐文瑾,以期能让桐文瑾入瓮之后反倒成了他自己。
只是他真的太过于小看了这个文臣。
借刀杀人被桐文瑾轻易化解,甚至于发展到了今上于他的赏识,更甚者,他轻易的就能离间了自己与今上的关系,形成一个僵硬的局面,逐渐地,今上甚至于不像是被人胁迫,更像是碰见了至交好友,自发自觉的带这位身份极其尴尬的敌臣陆续接见朝臣,甚至越发的不避讳谈起国事,常常聆听这一位的观点,是铁了心要招安呐!
今上处处维护贼子,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一切看似朝着不可控发展,帝王昏庸无道,任贼为亲,朝堂需要一个新的,一个睿智的,一个有立场的领导者不应该么?即便没有说出来,局势应朝此。
于是,他开始等,在等那一阵众人敢怒不敢言之下对帝王彻底失望的东风,他将乘风而至。
是的,他只是想等一个制高点,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名正言顺的制高点。
遗憾的是,与这只狐狸周旋了半年,或许是这只狐狸令他头疼了半年,此时他在众人心中的呼声已足,清君侧的大旗伴着呼啸的风驰起,接应的禁军刚给他们打开了城门,一个小黄门便高呼而至“圣旨到~”!
皇帝说,虽敌臣桐文瑾才华斐然,但终归不是他们国家的人,自古朝堂中也没有外族上任的例子,众爱卿说的很对,哪怕自己再惜才,到底是有隐患背景的,所以,皇帝亲手赐死了这个人才,不能为自己国家所用,就绝不能成为国家的绊脚石,皇帝在圣旨中恰到好处的反省了自己的不足,也做出了一个帝王该有的决断,一旨数书,众小黄门策马而来,将要分派到各大臣家中宣读,此时,拉着大旗的众人,拦是不拦?闯是不闯?
男主只觉心中一阵恶心翻涌,却碍于做久了表面文章,不好得当场发作,沉着脸,接了给自己的这圣旨,令军队驻足,点了一队早已暗投自己名下的禁军前去检阅,那一众小黄门也美名其曰眼见为实,就怕这圣旨是逆贼桐文瑾谄媚或是威胁今上所使出的什么新伎俩,给拦在了门内。
他心想着,等会,实在不行,就赐今上一剑吧,届时,将锅推到桐文瑾头上,不能再拖了。
是的,进入以后,让这一队名义上是今上的禁军里外站岗,严防外人入内窥见,杀人灭口以后,任他一人说。
等登基了,这一队禁军,再慢慢的处理掉,便是天知地知,无人再晓。
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一进屋,就傻眼了。
里头居然已经先到了几个老臣,这几个是什么时候来的,自己然不晓得。
地上那一具所谓尸身,面皮被剥了,皇帝睁着眼睛说瞎话道,这是为了让这个有才的文臣,死后没有脸面回自己的故土,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不为国家所用,便永不让人得用。
那脸呢?自然剁了。这样死后才找不回脸回故土哇!
这叫人如何辨别!
他正欲发作,这样明显是找个人替包的行为,一定是桐文瑾自己出的注意,可是,他没有证据啊!
没有证据直接指出,这尸体不是桐文瑾,面前还有几个举足轻重的老臣,总不得当着几个老臣的面直接发作,要真发作了,这老臣的活口定不能留,正当他寻思着,外头又响起了请见的声音,原来皇帝早在门口等候的圣旨以前,就已经悄悄的外发了许多圣旨,内容与他收到的没啥区别,就独独多了个紧急召见,于是,就这么一会功夫的当口,有在正门被拦下越来越多的臣子,也有走了偏门陆陆续续赶到的人臣,他们之所以能翻脸的借口是什么,不外乎是皇帝被外臣谄媚迷惑了心智劝阻无效,眼见要毁了国家,现在呢?
听说,皇帝同时还在东市西市着人瞧着锣,大半夜的,就这么醒了众百姓,宣读了圣旨,这是要让国人民都知道,皇帝浪子回头了。
皇帝还是百姓的好皇帝,上天委任的天命之人。
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发作,发作不得。
谁不爱惜那两根羽毛?
都到了这一步,男主便是个蠢的都彻底能明白自己被桐文瑾摆了一道,更何况男主很聪明。
能算到他今日举事,能在他眼皮底下暗度成仓出去那些旨意,除了那只狐狸,还能有谁?
越是在人眼皮子底下,反倒越容易让人忽略,他合计过时间,那惊醒众百姓的锣,是在他们的大军开到城门下时候敲起来的,完可以说他们前脚刚进过的路,人才走远那么一丢丢,就有早已埋伏好的人开始笼络民心了。
这是故意再给他一个下马威,至少是在众臣子眼中给他的下马威,仿佛在说,众位爱卿,你们看吧!即便他能点军逼宫,劳资也临危不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劳资是天命之人,劳资运筹帷幄,劳资早就看穿了你们肚子里那点小搞搞!
再结合那圣旨,仿佛在暗示着,劳资其实一点都不昏庸,就是借此机会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反心罢了,反正这次良轩王的小野心,是暴露了,看你们今后还敢和他走近?
至少就着良轩王看来,这是把他逼到了绝路,即便皇帝表面上说理解他为国为帝的忠肝义胆,这是笑话,自古以来试问有哪家皇帝能够容忍稍稍暴露出一丁点反叛之心的臣子?
他觉得,这条绝路,退,则要经过一个庸庸碌碌无为的许多年,他甚至能预料到,自己的实权将在那些个许多年中被一点点瓦解,他将抑郁久久,至于死亡?混到这一步倒不至于,但自己真能扛得住庸庸碌碌抑郁无为的岁月吗?
可倘若不退,那么他将背负一辈子的骂名,将在世人眼中永世的名不正言不顺,这又是他所能承受的吗?
两番取舍下,他选择了暂退,谋者,常以不变应万变,只要不自乱阵脚,常常有新的突破口呼之欲出,以解燃眉。
他想着,现在皇帝虽然看起来很叼的样子,但是皇帝内心还是惧怕自己的,因为自己现在大权在握,并且已经被将了一军惹怒了,所以短期内皇帝肯定要对自己顺毛捋,不敢逼急了自己,让自己狗急跳墙,毕竟他现在还真具备这个实力。
而这个时期,他大可以将那个藏头露尾的桐文瑾给抓回来,当着众人的面给皇帝啪啪打脸,世人都清楚,所谓帝王一定得遵守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说出来的话要像君子一诺举足如鼎,四四方方沉即稳,这样才能让众人信服,要不然,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今天放跑个敌国刺客,明天解救个敌国探子,后头再救援个敌国将军?别说伺候不伺候得了,朝堂岂是儿戏之地?
到那时,依旧还是他的名正言顺,毕竟没有人想要一个昏庸至此的帝王。
为此,良轩王几乎是彻夜难眠,悄摸摸的追寻着蛛丝马迹,甚至于都已经将当初那些圣旨小黄门是如何偷偷出皇宫,少许臣子是如何暗度成仓被接入宫内,都审出了七八,宫人偶有个小失踪又出现,或偶有个意外身亡,大抵都折在这个故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