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卿部宜当用兵(1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882 字 4个月前

宛城距洛阳有八百里,赵俨所奏之疏,仅用了两日便送至曹叡手上。</p>

得览疏上内容,因心忧荆宛军事,曹叡遂召集朝中心腹文武议事。</p>

行宫内,曹叡心事重重,见众臣陆续到齐,便吩咐侍郎将抄录的奏疏分发下去。</p>

趁着众人了解战场形势的同时,曹叡说道:“诸葛亮出襄樊犯我,骠骑将军统兵御之,前将军率兵益之。今荆宛之局势,我军兵众于水贼,故诸葛亮率兵守之。”</p>

“据军报而言,诸葛亮所部夹潦水而立寨,断水建桥为二营之道。如能断桥,则可令水贼两军离散,继而我军逐一用武,将能分而破之。”</p>

“以前将军之见,可根据诸葛亮营垒布置,先击浮桥以断二营往来。如贼出兵救桥,我军可出精锐步骑击之。然骠骑将军患病军中,且有不同之见,其以为诸葛亮用兵谨慎,恐其中有诈,我军不宜轻易用兵。”</p>

“不知诸位有何高见?”</p>

曹叡揉着太阳穴,显得十分疲惫。</p>

在之前的方案部署中,司马懿与张郃合兵齐退诸葛亮。但令他所没想到二将竟在用兵上有不同意见,张郃遵循他的意见,主动用兵。而司马懿则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出兵进攻。</p>

众臣面面相觑,曹叡不好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他们也不好判断谁对谁错。</p>

司马孚出于相信自家兄长,说道:“禀陛下,骠骑将军久治荆宛,宜当信器之。当下不如暂缓向诸葛亮用兵,让前将军率兵向东,与豫州刺史满宠联手,击败贼将庞统,而后连同孙车骑,先退霍峻。”</p>

“国之大事岂能轻易变动!”</p>

辛毗开口反驳,说道:“旧时陛下有言,先破诸葛亮,再退霍峻。今大战在即,岂能不遵旧令来回退让。如让前将军率兵奔波至汝南,而那田豫州又言庞统不可击,不知欲让张将军再往何方?”</p>

辛毗与张郃同算是河北降人,盖有些情谊,当下决意为张郃说些话。</p>

当然,在辛毗眼里司马懿临时更改计策,让张郃先去支援满宠也非常离谱。如果让张郃千辛万苦至汝南,满宠又说打不了庞统,张郃岂不又白走一趟。</p>

“陛下,骠骑将军之言不失为上策!”</p>

杨暨沉吟少许,说道:“水贼兵出淮泗、江汉,其犹如蟹之两钳,钳制河南之兵。我军如能集精锐下击庞统,则可断霍峻之羽翼。”</p>

“如能击破庞统,彼时中原形势扭转,张将军将能率兵东进,或是西向江汉,凌晨则能斩断贼之重钳,大破其兵,以解今下水贼攻势!”</p>

杨暨,字休先,河南荥阳人,父为骁骑将军杨恪。因有军略之才,被曹叡拔为近臣。</p>

“杨侍郎为儒生,焉知兵事!”</p>

卫臻说道:“大战在即,岂能轻变大计?殊不知庞统所部为偏军,其本为庇佑江淮之军。今如让张郃将军率兵东进,庞统闻讯而退,此将空劳将士。”</p>

“空劳将士事小,大草惊蛇,令霍、葛二部有所戒备事大。如诸葛亮更改旧法,择险地下营,错失胜敌良机,不知又将如何?”</p>

杨暨脸色微正,说道:“仆虽出自儒生之末,但陛下拔臣于群萃之中,以为左右垂询,仆有微心,不敢不尽言。臣之言或不足信,但骠骑将军足智多谋,宜当信之。”</p>

“骠骑将军虽有建树,但比前将军又能如何?”卫臻责问道:“今前将军以为可战,而骠骑将军以为不可战!”</p>

听着手下不能统一的声音,曹叡格外头疼。双方论述的观点,各有所坚持的理由。</p>

庞统兵少,且作为单独的一路军,从难度上来说,最容易被击破。魏军如能击败庞统,虽达不到击破诸葛亮之效果,但却也能让曹魏腾出不少兵力,用于投入到其他战场。</p>

不过又如卫臻、辛毗之语,如果庞统撤军了,或是无法击败,岂不让张郃白跑一趟。或是说张郃判断正确,因张郃奔走东西,错失击败诸葛亮良机,岂不大为可惜?</p>

如今曹叡所面临的问题棘手,他不知该相信张郃,还是说相信司马懿,其中之深浅需由曹叡自我把握。</p>

如信任司马懿,将意味着重改方案,张郃判断出错;信任张郃,则意味着司马懿不想承担破敌重任,畏敌如虎,欲将皮球踢给满宠。</p>

曹叡难以决断,问道:“诸卿还有高见乎?”</p>

吴质从席上起身,说道:“骠骑将军,忠贞机智,是为国之栋梁,陛下可信之。”</p>

吴质这番没营养的话,曹叡不予评价。</p>

“禀陛下,昔武皇帝与袁本初战于官渡,武皇帝用人精准,善料形势。而本初好谋而无断,屡失良机,终被武皇帝所败。当今之势焦灼,陛下欲解难局,唯有速决,万不可错失良机,以令贼寇有所戒备!”</p>

孙放说了番场面话,建议曹叡尽快决断,不能学袁本初优柔寡断。</p>

闻言,曹叡微叹了口气,说道:“朕以为兵恶离散,敌分而我专,料多能胜之。”</p>

“陛下可是欲从前将军之言?”刘放听出了曹叡言外之意,问道。</p>

曹叡紧蹙眉头,说道:“容朕三思一二,今日必有批复!”</p>

“诺!”</p>

向手下众臣寻找不统一答案,曹叡起身拂袖而出殿,决意至花圃廊间散心。</p>

廊道蜿蜒而曲折,曹叡领着侍从缓步而行,深思应该相信何人之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