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梅脑子里想了想,桩子也是赵家人,叫赵什么她还真不知道,因为村里人,一般都叫人小名,要是不熟的人,你不去刻意打听,还真不知人大名叫什么。
一般年长的就会桩子桩子的叫,同辈的会叫桩子哥桩子兄弟,小辈的可能会叫桩子叔,如此一来,竟都避开大名,叫小名的。
就好比她家的几个兄弟,赵松柏现在出息了些,但人家也只亲热的管他叫狗儿兄弟,叫人大名像显得生疏不亲近似的。
桩子家是村里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倒不是他人懒惰,相反,他这人是相当勤快,而且特别孝顺,家里就一个寡母还有一个小他几岁的妹妹,若只是这样,他一个成年男子,也足以撑起一个家,只是他娘亲身体不好,常年吃着药,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挣多少都能花完,甚至不够花。
他娘看着家里一年比一年不景气,心灰意冷,推拒不肯吃药,他们兄妹俩就在他娘跟前跪着哭着劝,说什么也不让她断了药,他娘倒底还是舍不下两个孩子,就又接着吃药。
这事村里人人都知道,也都挺同情他们的,平时有个什么事,也会帮衬一二。
想明白桩子是哪一个,赵松梅也跟着点了点头:“那就请桩子哥吧!那价钱就定在二十文怎么样?”
一天二十文不算少,买糙米粗面,都能买上四五斤,白天也不用他管,只晚上过来看守着就成。
赵铁柱点点头,他觉得二十文给得比较多,但想着桩子家的情况,给他点钱帮补一下也好。
当然赵松梅也有这个意思,若是别人,她可能会砍掉一半。
说定之后赵铁柱就去了河边,临走前,将家里四下都察看了一番,院门也等他们在里面关好,他才离开。
一晚上倒也平平安安,赵铁柱回家吃过早饭,就去了桩子家,将事儿一说,桩子自然是满心欢喜,一口答应下来。
连桩子娘脸上都难得流露出欢快的神情,拉着赵铁柱的手,连番感谢。
随后桩子就带了铺盖巻,跟着赵铁柱去了河边,赵铁柱的铺盖已经打包带回去,这会儿桩子的带来,直接铺上,算是认了个门。
随后便又回了村里,不少人看着这两人一起去,一直回的,其中桩子还带了铺盖,有好奇心重的人,就上来打听是怎么回事。
想这事早晚也得让人知道,赵铁柱也没隐瞒,直接将事儿说了。
他不说不知道,这一说了,全知道了,顿时一阵哗然,二十文一天的工钱,还不用做什么,只晚上去守个夜,家里有成年男丁的,哪个干不下来?
大家都知道赵铁柱以前在外面闯荡,存了些家底,但这么多年下来,也都是低调做人,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低调了这么多年的人,怎么突然这么阔绰起来,想着他们家现在还在镇上开了个铺子,这么一想,顿时都明白了,这是赚到钱了啊!
村里不少人也都去过赵记卤肉铺子,当然都只是去看稀奇,不是去买肉的,那次过去,不是听着兄弟俩个在诉苦,那租子多贵啊,二十两银子,村里好多人家,几年也存不下二十两银子,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就相信了,他们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
可说到底,人家赚没赚到钱,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