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2 / 2)

“他祖宗八代都是农民,没有任何的家世背景,从小家里非常贫穷,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

“饥寒交迫的他肯定也是没心思上学,没家世、没钱、没文化的他却从乞丐做到了皇帝。”

“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的一个穷苦人家,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因为家族兄弟排名老八,所以叫朱重八。”

“由于没有读书,没有文化的朱元璋从小能做的事就是放牛,幼年的他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在朱重八17岁的时候,也就是1342年,老家濠洲接连发生了蝗灾和猛疫,半个月之间,他的父母及兄长先后去世。”

“家里穷得连棺材的钱都没有,甚至无处安葬,邻居刘继祖见他可怜就给了他一块坟地,最后还是用破衣服包裹遗体就地下葬,青少年时期的朱重八可谓是一个惨字。”

“走投无路之下,朱重八来到皇觉寺剃度为僧,每天干些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的活。”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也没有啥香火收入,主持只好罢粥散僧。这样,朱重八只好离开寺院四处化缘。”

“元至正五年,17岁的朱重八边走边乞讨,在这乞讨的三年里,他走遍了淮西大部分地方,开阔了眼界,也懂得了很多人情世故。”

“这段很苦,前面也讲过,朱元璋的成长也是必然的。”

“这段流浪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也知道只有不断往上爬,才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几年后,回到皇觉寺的朱重八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濠州郭子兴的义军。”

“此时的朱重八虽然穷,但在皇觉寺最起码能解决温饱问题,本来就用不着去掺和起兵造反,这种事被朝廷知道了可是被诛九族的。”

“虽然他家也就只剩下他,但师兄告诉他说,寺内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他的密。于是,朱重八迫于无奈,只好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他已经25岁。”

“朱重八入伍后,刚开始是一个毫无起眼的步卒。”

“随着他作战勇猛果断敢、处事得当的行为,朱重八好名声很快在军中传开,因此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把他调到帅府当自己的心腹,并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重八商量,这之后更是将自己的干女儿许配给了朱重八。”

“从父母双亡到和尚,再从乞丐到主公侍卫,再被首长招为女婿,朱重八逐渐受人尊敬。”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之后,朱重八这个名字也确实上不了台面,他必须把名字给改了,改成就是我们熟悉的元璋两字,从此他开始了逆袭之路。”

“朱元璋依附郭子兴逐渐过上好日子,但好景不长,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

“郭子兴只是元帅之一,后来起义军中的将领经常起内讧,权力斗争逐渐激烈,自己也怕朝不保夕。”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定自己单飞,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回乡招募新兵,儿时的伙伴徐达、等人和都愿意追随朱元璋。”

“得益于徐达等人的帮助,朱元璋很快就招募到七百余人,郭子兴得知后十分满意,朱元璋回到濠州就被提拔为镇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