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化整为零,秘密潜入热河山区。
热河山区地形复杂,人口稀薄。
这里居住着汉族和满族人。
既然是秘密潜入,就不能被人发现。
但是,总会有意外情况发生。
关东军第八师团,是甲等师团。
即便是除去炮兵,也是足有两万多人的军队。
一个典型的陆军装甲师编制是两旅制,一个装甲师下带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步兵旅。
另有师属的反坦克炮团(48门6磅炮)、装甲车团(4个装甲车中队)、高炮团(54门“博福斯”40高炮)和两个炮团(24门25磅炮),以及工兵部队、医疗部队等其他。装甲旅下属3个坦克团,1个机械化营,坦克团下属3个中队,摩步旅下属三个摩步营,营属4个连。全师合计不到200辆坦克。
苏军编制
战前时期-1940年中期:坦克军有兵员12710人,坦克560-600辆,火炮118门。编制为2个轻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机枪旅、1个通信营。每个轻坦克旅下辖4个坦克营(每营54辆轻型坦克,6辆76坦克)、1个侦察营、1个迫击炮营以及一些其他后勤行政部队,每旅计有278辆bt坦克或者267辆t-26坦克。装备t-26坦克的旅比装备bt坦克的旅要规模小一点,其只有3个营,附加一个摩托化步兵营、1个维修营、通信/训练部队;兵员总数为2745人、145辆t-26坦克、56辆喷火坦克和火炮、28辆装甲车、482辆汽车和卡车、39辆拖拉机。在车辆齐全了后,大多数装备t-26的坦克旅都扩大为4个坦克营。大多数的重坦克旅有136辆t28坦克、37辆bt坦克以及10辆喷火坦克。也有例外,第5坦克旅是唯一一支装备94辆t35坦克、44辆bt坦克以及10辆喷火坦克的旅。苏联当时还有一种重型坦克旅的编制,装备有多炮塔式t-28坦克,和普通坦克旅的区别很小。其基本单位的坦克排只有3辆坦克,而不是普通的5辆。每个坦克连下辖3个排,连部还有1辆坦克。重型坦克营由1个营部、3个坦克连、1个通信排、1个侦察排以及一些训练部队组成。其中通信排有3辆bt坦克、2辆ba-20装甲车、3辆无线电卡车、5辆摩托车。侦察排则有3辆ba-20装甲车。训练部队下属1个补给排(11辆卡车)、1个技术排、1个医疗排(2辆卡车)以及1个训练排(4辆卡车)。重型坦克旅由3个重型坦克营和一些支援部队组成。侦察连连部下属1辆或更多坦克、2个装甲车排、1个坦克排。
1940年中期-1941年6月战争爆发:新编制规定1个机械化军将由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车团、1个通信营、1个工兵营以及空军分队组成。每军下辖官兵36000人以上、1031辆坦克(其中包括546辆kv或者t-34坦克)、268辆装甲车和358门火炮和迫击炮。坦克师每个坦克师下辖兵员11343人、210辆t-34中型坦克、63辆kv重型坦克、26辆bt-7轻型坦克、22辆t-26轻型坦克、54辆t-36喷火坦克、56辆ba-10重装甲车、39辆ba-20轻装甲车、28门野炮、12门防空炮、54门迫击炮。不过关于坦克师内部组成的苏联官方资料却很少。1940年5月,苏联还采用了一种新的装甲兵编制。大约有96785兵员被编为1个t-35/kv坦克重型坦克旅、3个t-28重型坦克旅、16个bt轻型坦克旅、18个t-26轻型坦克旅、3个装甲车旅、6个用于训练和示范的独立坦克团。新的kv重型坦克旅下辖3个坦克营,共有156辆坦克(包括39辆bt坦克)。从1939年到1940年中期,苏军装甲兵先后采用“坦克军-坦克旅”、“独立坦克旅”编制。
从1942年7月起,上面那些改变再加上一些辅助修改所形成的新坦克旅下辖1038名兵员、21辆轻型坦克、32辆中型坦克。为了通讯联络,每个排指挥官及连指挥官的t-34坦克都携带了无线电台,每旅还有4部rb型高天线无线电台,1部rsb型无线电台及4部rbs型电台(后者主要用于步兵营)。1943年上半年,苏联装甲编制开始有点混乱,首先是坦克旅编制增加了1个防空炮连(4门37高射炮、4挺dshk机枪)。接着1月10日,nko下令增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强度。根据该命令,坦克军编制增加1个迫击炮团、1个突击炮团以及1支预备坦克分队,同时还扩大了油料运输连的规模。其中迫击炮团采用标准摩托化,下属两个营(每营下辖3个连,每连6门120迫击炮)。但是苏军落后的通讯系统依然限制了这些迫击炮的作用,每个迫击炮连只有1台无线电台,营部还有2台。突击炮团则下属17辆su-76和8辆su-122。预备坦克分队下辖40辆坦克(33辆t-34和7辆t-70坦克),不过实际很少满员。
1943年2月,工兵扫雷连被扩展为工兵营;3月,下属旅的防空炮连被改编为军属的防空炮营(16门37炮),每营增加1个通信连。防空机枪连(9挺dshk机枪)取代了坦克旅下属的防空炮连。4月,坦克军编制中又增加了1个坦克歼击炮团(20门45炮)和1个对空联络排。1943年5月,增加1个坦克歼击炮营(12门76或85炮),而自行火炮团则改为重型自行火炮团,每团12辆su-152。8月,坦克军编制中的2支牵引式反坦克炮部队被2个自行火炮团所取代,一个装备21辆su-76,另外一个装备16辆su-122。
美国重型装备师包括以下部队:装甲旅和机械化步兵旅(机步旅),1个工兵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师属炮兵司令部、1个师支援司令部,以及师部及师部直属连、1个防空营、1个通信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防化连、1个宪兵连。
装甲旅和机步旅是美军重装备师的主力,通常情况下,每个装甲旅辖有若干坦克营和机步营,每个坦克营辖4个坦克连,每连辖3个坦克排,每排通常4辆坦克。机步营的编制类似,每辆步战车配备一个步兵班。每个营都有1个重型迫击炮排,装备107毫米迫击炮。
美军重型装备师的师属炮兵编有3个自行榴炮营,装备72门155毫米炮和1个多管火箭炮连,装备9门270多管火箭炮。美军因为有强大的航空炮火支援,师炮兵没有直接支援火力,师级单位辖有独立的炮兵部队,旅级单位中,没有建制内的炮兵部队(迫击炮除外)。使用时,美军经常把师的火炮加强给某一方向的旅,作为直接支援火力使用,有时甚至超越旅级部队,直接为营级单位提供火力支援。
美军重型装备师的后勤支援司令部通常编制约3000人,其中,包括3个前方支援营、保养支援营、航空保养连和物资管理中心等部门,分工明确。保养支援营下分重型保养连、轻型保养连、补给与勤务连和运输连,而且,配属各种运输车辆和保障器材。
美军重型装备师下属的战斗航空旅,主要的战斗兵力包括一个侦察营,内含两个空中侦察连,每连有一个侦察直升机排和一个攻击直升机排,另有两个普通侦察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每营含3个攻击直升机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可以在230公里半径内对前方战斗提供支援,机动速度可达150—200公里/小时,是地面进攻的3~4倍。
美军重型装备师的工兵旅下辖3个工兵营,师工兵可以单独完成师的战斗工程保障、布雷、扫雷等任务,或是快速构筑或维护师战斗地域内的道路、拦阻障碍、桥梁等设施。每个工兵营下属1个舟桥连和4个工兵连,装备有装甲架桥车、战斗工程车和撒布雷车等专用工程装备。
从乘载工具区分。摩托化步兵主要乘坐汽车、摩托车;机械化步兵主要乘坐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从战斗方式来看。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机动到对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外,一般为3至5公里外,下车后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援阶段(一般为30到50分钟时间),尔后边运动,边由连战斗队形展开成排战斗队形,最后展开成组战斗队形,在距离敌机枪有效射程的距离边缘(一般为400至600米),展开成冲击战斗队形,高速冲击敌防御前沿,实施最后突破。而机械化步兵一般有坦克协同,通常直接运动到冲击出发阵地(约为2至4公里),根据地形情况,可采用坦克、装甲车掩护,步兵尾随,或者是步兵掩护,坦克、装甲车尾随等协同动作方式,共同冲击敌阵,必要时,可采用坦克在前,装甲车在后的坦装协同队形,以坦克主要掩护装甲车,冲击敌阵。机械化步兵在上述距离外,在行进间稍加整顿,通常采取坦克在前,步战车在后的协同动作方式,实现“边冲边打”的要求,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的协同动作方式,完成冲击突破任务。战斗的武器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单兵武器;机械化步兵则主要使用车载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导弹、车载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单兵武器则是次要的。通信指挥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采取步兵指挥手段,如口令、旗语、步兵电台。机械化步兵在此基础上,则主要采取车载电台、步坦协同电台等。相对而言,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协同时的组织指挥比较复杂。
美军重型装备师下属的战斗航空旅,主要的战斗兵力包括一个侦察营,内含两个空中侦察连,每连有一个侦察直升机排和一个攻击直升机排,另有两个普通侦察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每营含3个攻击直升机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可以在230公里半径内对前方战斗提供支援,机动速度可达150—200公里/小时,是地面进攻的3~4倍。
美军重型装备师的工兵旅下辖3个工兵营,师工兵可以单独完成师的战斗工程保障、布雷、扫雷等任务,或是快速构筑或维护师战斗地域内的道路、拦阻障碍、桥梁等设施。每个工兵营下属1个舟桥连和4个工兵连,装备有装甲架桥车、战斗工程车和撒布雷车等专用工程装备。
美军重型装备师下属的战斗航空旅,主要的战斗兵力包括一个侦察营,内含两个空中侦察连,每连有一个侦察直升机排和一个攻击直升机排,另有两个普通侦察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每营含3个攻击直升机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可以在230公里半径内对前方战斗提供支援,机动速度可达150—200公里/小时,是地面进攻的3~4倍。
美军重型装备师的工兵旅下辖3个工兵营,师工兵可以单独完成师的战斗工程保障、布雷、扫雷等任务,或是快速构筑或维护师战斗地域内的道路、拦阻障碍、桥梁等设施。每个工兵营下属1个舟桥连和4个工兵连,装备有装甲架桥车、战斗工程车和撒布雷车等专用工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