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望着那转身跑走的佝偻的背影,严亦飞心中对这么吓唬一个六旬老人感到有些惭愧,但是严亦飞知道,还是必须要带走他们,他的石城岛上百废待兴,急需人力、物力。更何况如果把这个村子留下,一年至少能为附近的后金军队提供一千石粮食,此消彼长之下,差距可是非常可观的。
更何况,要不了几年,离死不远的那个叫努尔哈赤的老疯子,就会疯狂的屠杀辽东的百姓。
他下了一个极其疯狂而奇葩的命令,只要他治下的辽东百姓家里,存量不够每人七斗米的,都要当做明军细作屠杀。而这就是因为那老疯子认为,存粮不够七斗的辽东百姓,都吃不饱饭,吃不饱饭他们就会考虑去当皮岛上毛文龙的细作,因此宁可错杀也不放过,那就一起都杀了吧。
严亦飞知道,以这个村子离海边较近的位置与穷困潦倒,这些村民大概率躲不过那场疯狂的屠杀,此时将他们转移,也是为了救他们一命。
想到这里严亦飞更加坚定了带他们走的决心,只见他高声对全村百姓喊道:“请乡亲们回去收拾一下,本官的部下会帮助你们搬运行李,大家放心,我军绝对对大伙是秋毫无犯。大家抓紧收拾,我们两个时辰以后就连夜动身出发。”
此时天已经渐渐黑下来了,这些村民们似乎大多认命了,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就算是不想走的,也可能听到那老里长说的不走就是私通建奴的高帽子,吓得也赶忙开始搬家。
他们只是不停的把衣服、农具捆起来,装入袋子中,放在严亦飞带来的独轮车和马车上。随后又将一袋袋视如生命的粮米小心翼翼的抬出来。放在自家牲口的背上,甚至是自己扛着。
此时范思达带领他的上长枪兵在村外举着火把,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村里面的士兵则纷纷动手,帮村民们把粮食和行礼打包,准备一起运走。
其实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民们对干草柴火的重视程度一点儿也不低于粮食,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牲畜就会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人也会因为寒冷而不能度过寒冬。
严亦飞此时背着手站在黑夜中,整个身形都被黑暗彻底遮住了,在这些不知未来命运如何的刘家屯村民眼中,显得极为神秘和威严,他沉默地望着此时可以说是变得鸡飞狗跳的村庄,心中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此时李泽坤急匆匆地走过来,面带兴奋开始向严亦飞汇报道:“大人,卑职令人大致清点了一下,这个刘家屯一共有四十二户人家,二百三十一口人,其中成年男丁八十一人,其中有十八到四十五岁壮丁五十一人,另外还有二十一头牛,一千五百石粮食,还有三百多幅农具,此次我军收获不小呀。”
“不过,因为粮食太多,我军连同村中百姓,只能一次运走五百石粮食,这剩下的粮食该怎么办,大人?”
“先放在村子里吧,等过两日我们集合能找到的所有独轮车和牛马车,再搬运一次。”
这时,严亦飞向熟知情况的张松岩问道:“如果我军不来,这刘家屯要上缴多少粮食给建奴?”
“建奴规定的赋税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一千石粮食。”
“一千石粮食,足够养活二百个建奴兵了,不过这样村里每个人不就只剩了两石粮食渡过一整年了吗?”
“是的大人,估计建奴也算过了,剩下这些粮食,再加上这些村中的百姓在采一些野果、野菜,再上山打点猎物,刚好就能保证这些百姓饿不死而已,这样来年还能有人给这群可恶的鞑子种地。”
严亦飞点了点头,他在后世看过一种说法,就是清朝政府采取的三十三两白银政策,就是说保证一家农民一年最多能有三十三两银子的收入,这样保证这些农民不饿死,却没有任何多余的收入,这样农民们就只能年复一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里耕种,而不会有任何的其余杂念。
严亦飞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是就这后金制定的不多不少的高额税率,就足以体现出女真民族对于控制人数众多的汉民所用到的可怕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