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2 / 2)

“也不能太拖你的后腿啊……”

海谊德双手背在身后,有些感慨地说道:

“以前跟国外比,觉得咱们的发展速度其实已经不慢了,但是这两年跟你一起做过项目之后,总感觉背后有一股劲在推着,不停往前走。”

“说这些就见外了,都是负责同一个项目的同志,哪有什么拖后腿的说法,正常的取长补短罢了。”

常浩南摆摆手,紧接着揉了揉因为长时间仰视而有些酸痛的脖子,重新把目光投向海谊德:

“对了,海总,这段时间,十一号工程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尤其是给咱们准备的验证机?”

虽然不是一个体系,但好歹601所和606所都在盛京,也算是兄弟单位,而且太行项目实际上也算是十一号工程的一环,所以一些基本的消息还是能打探到的。

他虽然有时候也会和几乎常驻盛京的姚梦娜通电话,但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在里面聊项目的事情。

“已经快把散件组装的部分给造完了,后面就是从第七批次开始逐步提高国产化率,然后换新的国产机载设备。”

海谊德回答道:

“至于换发验证机,112厂会专门给咱们留出一架双座的歼11AS配额,用来进行装机实验,这次来涪城之前我还特地去看过一眼,机体结构已经造的差不多了,但主要的子系统都还没安装。”

“主要是考虑到涡扇10是用数字电控,所以在管线布置,还有飞控程序这块跟目前的量产型会有少许差别,得等到我们把下一批次的B0201号样机送过去,才能继续生产流程。”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是今年末可以交付试飞。”

涡扇10A和涡扇10B在硬件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都是从同一条生产线上面下来的,只是前者在控制系统层面上限制了军推和最大推力的数值。

有点像某些车用发动机,只要外挂电脑刷个二阶就能解锁更强性能。

在航空工业系统内部的档案序列中,二者共用同一个生产代码,只是空军在装备层面上进行了区分。

因此,除了缩减寿命测试以外的其它所有项目,都是用基准型号进行,A型号无需再走一遍流程。

这部分话题聊完之后,刚刚一直等在常浩南身后的徐洋紧跟着上前一步:

“接下来介绍一下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程序,跟我来吧,在隔壁。”

一行人绕过垂落着密密麻麻线缆的高空台,来到了对于常浩南而言再熟悉不过的控制室——

他可能是624所工作人员以外,在这个房间里待过时间最久的人了。

徐洋还是没有任何废话,直接把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塞到常浩南手中。

至于她自己……

纯脱稿,用不着。

“系统对发动机起动过程采用开环控制,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三种启动方式,也就是电启动、压缩空气启动和丙烷燃气启动,高空台测试控制系统预设了三种不同的规律,分别是固定时间程序供油、转速函数供油和适当油气比供油。”

“它们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涡扇10使用全权数字控制,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采用转速函数供油方案,以机转速作为燃油流量的线性映射量……”

“……”

“启动之后的稳态工作过程采用闭环控制,考虑到歼11和歼10都会采用飞推一体化的飞行控制系统,这部分就没必要考虑传统的物理转速控制率了,直接采用等折合转速控制,油门指令直接由飞行控制器经通讯口或以PWM信号形式发出,所以具体算法和你在ECU程序里面留下来的完全一致,我就不重复了……”

“另外就是一些为了安全性考虑的极限参数限制,包括物理转速、指令速度、T4温度……”

“……”

徐洋几乎没有中断地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显然对于自己设计的这套测试控制逻辑烂熟于心。

全部结束之后,她才拿起旁边的保温杯喝了口水:

“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

显然,她对自己的工作成果非常有信心。

不过,常浩南并却并没有马上给出回答,而是盯着“系统的控制对象及执行机构建模”的部分看了很长一段时间。

十几分钟后,他终于重新抬起头:

“我想……应该还有。”